[发明专利]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1976.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于祥涛;仲维玲;李增良;岳琳辉;余雄军;杨星智;王存宝;宋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5 | 分类号: | C21D1/25;C21D1/773;C21D6/00;C21D9/22;C22C19/07;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3C8/02;C23C8/38;B23K3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文斌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刀刀 体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刀体毛坯锻造成型;粗加工形成刀体粗胚;调质处理,在1100~1150℃进行真空淬火,随后在500~53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4~6h后出炉空冷;精加工处理;渗氮处理,最后制得滚刀刀体成品。实现了滚刀刀体耐磨性能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利用盾构机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对地面干扰小等优点,是当前城市隧道建设的最佳选择,随着“长距离、大直径、大埋深、复杂断面”盾构使用技术的不断应用,盾构施工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滚刀的磨损尤为突出。
滚刀刀体和其他多个部件组成,为提升滚刀的耐磨性能,现有技术中多针对刀体之外的部件进行改良,同样作为滚刀的关键部件的刀体在发生磨损时会影响盾构机的正常工作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如何提升滚刀刀体的耐磨性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旨在解决滚刀刀体耐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所述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刀体毛坯锻造成型;
粗加工形成刀体粗胚;
调质处理,在1100~1150℃进行真空淬火,随后在500~53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4~6h后出炉空冷;
精加工处理;
渗氮处理,最后制得滚刀刀体成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刀体毛坯的成分与质量百分比为:Cr为0.90~1.20%,Mn为0.50~0.80%,C为0.38~0.45%,Mo为0.15~0.25%,Si为0.17~0.37%,S为≤0.035%,P为≤0.035%,Fe余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渗氮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采用堆焊焊材于外漏表面进行堆焊处理,其中,所述堆焊焊材的成分与质量百分比为:C为1.77~1.97%,Cr为28.5~30.3%,W为9.74~10.86%,Mn为0.53~0.67%,Si为0.78~0.86%,Mo为1.32~1.53%,Ni为1.38~1.57%,Fe为0.36~0.58%,Co余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堆焊焊材于外漏表面进行堆焊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外漏表面打磨处理,打磨深度2~3mm预留堆焊余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氮化处理采用离子渗氮,在含氮气氛中进行,处理温度为450~580℃,氨气流量为20~200sccm,处理时间为4~6h。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离子渗氮的过程中采用稀土催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精加工处理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气氛保护炉中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温度为230±10摄氏度,回火时间1.5~2h。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耐磨滚刀刀体制作方法,通过刀体毛坯锻造成型,粗加工形成刀体粗胚,调质处理,在1100~1150℃进行真空淬火,随后在500~53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4~6h后出炉空冷,精加工处理,渗氮处理,最后制得滚刀刀体成品,经过该方法制作的滚刀刀体在其表面形成的各种氮化物相的比容比铁大,实现了刀体硬度和耐磨性能的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盾构机的双刃滚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