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1821.8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刘颖超;王珊珊;杜荔萍;李志萍;李鹏;张垚垚;郭朝斌;许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瑞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2 | 代理人: | 焦丽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物 堵塞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包括供水箱、潜水泵、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试筒、玻璃管以及观测板等部分。本发明可用于模拟定水头稳定流条件下,以典型浓度悬浊液向不同介质注入,分析该入渗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以及以及注水中悬浮物浓度对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循环稳定流供水,实验结果易于观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人工回灌作为进行季节性和多年性的地下水资源调节和防止地下含水层枯竭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采用人工回灌技术补给地下水的工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堵塞问题是制约人工回灌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回灌效率,维护成本及使用寿命。所以,通过室内悬浮物堵塞实验,分析入渗过程中介质渗透系数的变化,尝试为地下水回灌造成的悬浮物堵塞提供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物堵塞实验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水位控制系统、试筒和测压系统,所述试筒内部装有用于模拟的渗透介质;
所述供水系统与所述水位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水位控制系统与所述试筒连接,所述试筒与所述测压系统连接;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箱和潜水泵,所述供水箱用于提供悬浊液,所述潜水泵置于所述供水箱内;
所述水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第一溢流槽支撑杆、第二溢流槽支撑杆和标尺,所述第一溢流槽支撑杆、第二溢流槽支撑杆和标尺竖向并列放置,所述第一溢流槽与第一溢流槽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溢流槽与第二溢流槽支撑杆滑动连接,通过上下移动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设置水位高度,所述第一溢流槽所在位置高于第二溢流槽位置;
所述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分别用于为试筒供水和排水,为试筒提供恒定的水头;
所述测压系统包括:带有刻度的观测板和多个测量管,所述多个测量管竖向并列放置,且固定在观测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溢流槽内竖直设置有2个隔水挡板,2个隔水挡板将第一溢流槽分隔为三个部分,所述三个部分分别为:进水区、溢水区和回水区,其中,第一溢流槽内隔水挡板的高度低于第一溢流槽的高度;
所述第二溢流槽内竖直设置有1个隔水挡板,隔水挡板将第二溢流槽分隔为进水区和回水区,第二溢流槽内隔水挡板的高度低于第二溢流槽的高度;
所述潜水泵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溢流槽的进水区相连,用于将悬浊液从供水箱抽进第一溢流槽;
所述供水箱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一溢流槽的回水区相连,可将悬浊液回流至供水箱;
所述试筒的进水口通过第三导管与所述第一溢流槽的溢水区相连,所述试筒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导管与所述第二溢流槽的进水区相连,所述第二溢流槽的回水区通过第五导管与所述供水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溢流槽和第二溢流槽为方形水箱;
当第一溢流槽的进水区的水位高于隔水挡板高度时,超过隔水挡板高度的悬浊液溢流至第一溢流槽的溢水区,溢水区内的悬浊液通过第三导管流至试筒;
当第一溢流槽的溢水区的水位高于隔水挡板高度时,超过隔水挡板高度的悬浊液溢流至第一溢流槽的回水区,回水区内的悬浊液通过第二导管流至供水箱;
当第二溢流槽的进水区的水位高于隔水挡板高度时,超过隔水挡板高度的悬浊液溢流至第二溢流槽的回水区,回水区内的悬浊液通过第五导管流至供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