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01765.8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军;周仕贵;沈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0;C09D5/38;C09D7/62;C09D7/65;C08G59/68;B05D5/08;B05D7/00;B05D7/14;B05D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铝合金窗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及其制备工艺。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包括铝合金窗框和装配于窗框内的窗扇,所述铝合金窗框的表面依次涂覆有底层和面层;所述底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环氧树脂100~12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25~30份、2‑甲基咪唑0.3~0.5份、金纳米粒子1~3份,所述面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环氧树脂100~15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20~30份、耐磨填料1~2份、自修复微胶囊10~15份。本申请具有提高铝合金窗耐磨性能以及涂层自修复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窗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铝合金门窗,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为框、梃、扇料制作的门窗称为铝合金门窗,简称铝门窗。铝合金门窗包括以铝合金作受力杆件基材的和木材、塑料复合的门窗。
现有的对于铝合金门窗耐磨处理工艺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947991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耐磨耐蚀抗热震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电解液:以硝酸镧作为添加剂加入水中,同时添加乙二胺四乙酸盐、醋酸盐和钨酸盐制备得到电解液;(2)将铝合金置于步骤(1)中的电解液中,所述铝合金在电解液中作为正极,不锈钢作为负极,采用微弧氧化处理后,得到具有耐磨耐蚀抗热震涂层的铝合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铝合金门窗的耐磨处理工艺中,铝合金门窗上的耐磨涂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涂层发生损伤磨损后不能进行自修复,而局部的涂层的磨损容易造成基体铝合金金属框架的腐蚀等现象产生,从而加速导致铝合金表面的涂层完全失效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铝合金门窗上耐磨涂层的自修复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及其制备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铝合金门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铝合金窗,包括铝合金窗框和装配于窗框内的窗扇,所述铝合金窗框的表面依次涂覆有底层和面层;所述底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环氧树脂100~12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25~30份、2-甲基咪唑0.3~0.5份、金纳米粒子1~3份,所述面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得到:环氧树脂100~15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20~30份、耐磨填料1~2份、自修复微胶囊10~1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窗框上涂覆的底层和面层均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而底层中还加入了2-甲基咪唑促进剂,使得底层的环氧树脂固化所需环氧树脂固化剂明显减少,而面层再涂敷至底层上时,面层中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底层中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共同对面层中的环氧树脂起到固化的作用,从而缩短面层的固化时间,提高涂装效率。
面层中的耐磨填料的添加使得面层具有一定的耐磨能力,耐磨性能得到提升。而当面层即便发生磨损时,面层损伤处产生的微裂痕会将自修复微胶囊撕裂,从而释放自修复微胶囊中的涂层修复成分,从而使得面层进行自修复。同时面层磨损处会将底层暴露,而当阳光照射下,金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使得面层磨损处周围的环氧树脂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软化,促进自修复微胶囊的修复,提高磨损处涂层的修复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修复微胶囊采用环氧树脂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的自修复微胶囊,且所述自修复微胶囊采用乙二胺进行预处理后再与面层中其他组分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修复微胶囊在发生破裂时,芯材环氧树脂从自修复微胶囊内部释放到面层中,并与面层中残留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对面层损伤处进行修复。而自修复微胶囊采用乙二胺进行预处理后,可以使得自修复微胶囊在面层中的分散性能更好,同时乙二胺也是一种环氧树脂固化剂,当自修复微胶囊发生破裂时,释放的环氧树脂可以快速地得到固化,对损伤处进行快速地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