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刮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1634.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石伟;陈光;顾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乾度智造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9C64/21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真致博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0 | 代理人: | 苏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 新型 刮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刮刀,包括:刀身及位于所述刀身底部的刃口;所述刃口包括:刃尖部、前刃面和后刃面;所述刃尖部与所述前刃面和/或所述后刃面形成泄压缺口。通过刃尖部、前刃面和后刃面配合设计以及所形成的泄压缺口,解决了在3D打印过程中,因铺料均匀度不高影响成型精度的问题,而且对刃口的优化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适用于旋转料盒;可适应不同黏度的浆料;而且泄压缺口使得刮刀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刮刀的强度和刮料的均匀度,刮料均匀、等厚,表面平滑无毛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刮刀。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在高性能复杂结构陶瓷部件的制备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陶瓷相比有机物和金属这种主流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广泛应用的材料,目前3D打印机中的刮料机构中所使用的刀片的研究和应用受到材料固有特性的约束而较不成熟,刮刀的性能从一定程度上讲,决定着成型件的质量。目前的现有的浆料刮刀在刮料的同时常常会伴随着拉料和刮料不均匀等问题,由于散热性不好更会导致不等厚、有毛刺的问题出现,最终导致成型工件的成型效果不佳、精度较低。除此之外,现有刮刀无法适应不同黏度的浆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刮刀。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刮刀,包括:刀身及位于所述刀身底部的刃口;所述刃口包括:刃尖部、前刃面和后刃面;所述刃尖部与所述前刃面和/或所述后刃面形成泄压缺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后刃面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后刃面包括:倾斜后平面;所述倾斜后平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0~12°;所述前刃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5~4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刀尖部为一平面;所述前刃面包括:第一前平面及第二前平面,所述第一前平面与所述第二前平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且所述第一前平面与所述第二前平面夹角为9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前刃面包括:垂直面及四分之一圆弧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以及所述后刃面均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前刃面包括:倾斜前平面及前弧面;所述后刃面包括:后弧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以及所述后刃面均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刀尖部为半圆圆弧形面;所述前刃面包括:竖向面及连接弧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以及所述后刃面均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刀尖部为圆弧形面;所述前刃面包括:斜面及水平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尖部与所述前刃面以及所述后刃面均形成所述泄压缺口,所述刀尖部为一平面;所述前刃面包括:第一前倾斜面及第二前倾斜面,所述第一前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前倾斜面通过平滑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后刃面包括:后倾斜面及后弧面。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刃尖部、前刃面和后刃面配合设计以及所形成的泄压缺口,解决了在3D打印过程中,因铺料均匀度不高影响成型精度的问题,而且对刃口的优化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适用于旋转料盒;可适应不同黏度的浆料;而且泄压缺口使得刮刀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刮刀的强度和刮料的均匀度,刮料均匀、等厚,表面平滑无毛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乾度智造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乾度智造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鼠李素作为抗肾脏纤维化药物的应用
- 下一篇:水力脉冲式扭力冲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