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01131.2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侯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梦斌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04;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制备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2.在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一面磁控溅射铜层;3.电镀上电解铜层作集电层;4.按工艺需要裁切成蓄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蓄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均由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隔膜,电解质构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把握着电池容量与安全性命脉,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除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MCMB)、无定形碳、硅或锡类占据小部分市场份额外,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占据着90%以上的负极材料市场份额;其制备方法都是在铝箔/铜箔上刷导电的涂层,再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和表面导电改性碳粒,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由于导电的涂层电阻值偏大,纳米导电石墨和表面导电改性碳粒的比表面积偏小,制约着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为此有必要提出新的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艺:
a.采用无填料木浆纸作生物质碳源,制备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
b.在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碳纤维板一面磁控溅射铜层,作导电过渡层;
c.在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碳纤维板已磁控溅射有导电过渡铜层一面法拉第电镀上电解铜层作集电层;
d.按工艺需要裁切成蓄电池负极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蓄电池负极材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一种蓄电池负极材料(10)的制备方法,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艺:
1.制备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11);
1.1采用无填料木浆纸作生物质碳源,木浆纸预热50-80℃后,浸泡在体积比20%-30%磷酸水中(磷酸純度85%)5min;
1.2沥干(不用烘烤绝干)装盒缽,送入微波炉,生产线微波总功率30-300KW;在氮气保护下,温升速率5-20℃/min,升至450-550℃,保温5-20min,降温至 200℃以下取出;
1.3经活性炭行业公知的脱活化剂,盐酸煮,水漂,烘干等后处理;制成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
1.4将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再装入盒缽,并在每片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面上均匀撒上1-2mm厚醋酸镍粉,送入微波炉,温升速率5-20℃/min,升至900-950℃, 保温30-60min降温至200℃以下取出;
1.5经活性炭行业公知的脱活化剂,盐酸煮,水漂,烘干等后处理;制成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11);
2.将1.工艺已制成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11)一面磁控溅射铜层(12),达到工艺要求厚度,作导电过渡层;
磁控溅射设备己商品化,磁控溅射铜工艺为成熟常规工艺;
3.在石墨化生物质活性碳纤维板已磁控溅射有铜层(12)一面法拉第电镀上电解铜层(13),达到工艺要求厚度,作集电层;法拉第电镀又称湿法电镀,湿法电镀为成熟常规工艺;
4.按工艺需要裁切成蓄电池负极材料(10),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梦斌,未经侯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