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9231.6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波;高军;郭高波;刘福增;梁赟磊;魏业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孟维娜;项京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业务 性能 模拟 测试 系统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涉及测试技术领域,上述系统包括:模拟器和多个测试用户设备UE;所述模拟器通过天线接口与待测试基站进行通信,通过多个UE侧接口与各个测试UE通信,其中,每个UE侧接口分别与一个SSB对应;在对所述待测试基站的业务性能进行模拟测试过程中,所述待测试基站为各个测试UE分配与其位置对应的SSB;其中,一个SSB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测试UE。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测试,能更真实的反映基站业务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形态的演进,新型的移动业务形态不断出现,例如,智能家庭、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现有的4G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数据业务传输需求。为满足上述需求,5G NR(New Radio,新空口)技术应运而生。5G NR技术中引入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例如,MU-MIMO(Multi-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用户虚拟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引入,使得基站能够采用相同的时频域资源与多个UE同时通信,进而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为了有效保证多UE进行下行通信时基站针对MU-MIMO特性的业务性能,需要在实验室对上述业务性能进行充分的模拟测试。目前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测试时,一般借助模拟器,如移向器或者信道模拟器实现。具体的,由待测试基站通过模拟器与测试UE进行通信,获得业务性能测试数据。
现有技术中,测试UE的最大数量是基于模拟器与测试UE进行通信的接口的数量确定的。由于模拟器与测试UE进行通信的接口的数量有限,而且一个接口仅连接一个测试UE。然而,真实应用场景中UE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往往会大于测试UE的最大数量。因此,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业务性能模拟测试,无法模拟出真实的应用场景,导致获得的业务性能测试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待测试基站的业务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以使得获得的业务性能测试数据能更真实地反映待测试基站的业务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系统,包括:模拟器和多个测试用户设备UE;
所述模拟器通过天线接口与待测试基站进行通信,通过多个UE侧接口与各个测试UE通信,其中,每个UE侧接口分别与一个SSB对应;
在对所述待测试基站的业务性能进行模拟测试过程中,所述待测试基站为各个测试UE分配与其位置对应的SSB;其中,一个SSB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测试UE。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器的UE侧接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待测试基站所支持数据流的第一最大数量;
所述模拟器的多个UE侧接口,按所述待测试基站所支持的SSB的数量被划分为多个接口组,每个接口组中的各个UE侧接口与一个相同的SSB对应;
每个接口组中UE侧接口的数量是根据所述第一最大数量、各个测试UE所支持数据流的第二最大数量和所述待测试基站所支持SSB的第三最大数量确定的。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器的每个UE侧接口输出波束的角度,与该接口所对应的SSB的波束角度相同。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器的多个UE侧接口,通过功分器和线缆与各个测试UE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业务性能的模拟测试方法,待测试基站通过模拟器与多个测试UE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模拟器的每个UE侧接口分别与一个SSB对应;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具及长钢轨运输车
- 下一篇: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启动系统及其多重启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