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8951.0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李杨;周元祥;王勇;王宏武;张奔;井新经;周刚;余小兵;王浩;马汀山;江浩;居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F01K17/02;F01K1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锅炉 冷再供汽 能力 凝结水 联合 循环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包括蒸汽管道隔离阀、热量回收换热器、流量调节孔板、进水隔离阀、出水隔离阀、旁路隔离阀、水‑水换热器、循环泵。冷再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热量回收换热器,冷再蒸汽经换热降温后通过蒸汽回汽管道与原蒸汽混合,冷再蒸汽管道上新设流量调节孔板用以平衡蒸汽流量,闭式循环水吸收热量回收装置中的热量并由循环泵输送至水‑水换热器中。轴封加热器出口的凝结水经过进水隔离阀后进入水‑水换热器,该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锅炉冷再工业供汽能力、降低锅炉再热器超温风险,并且可以在线投运和停运,该系统可有效提升机组冷再供汽的流量进而提升机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外工业供汽可有效降低热力发电机组的能耗指标,也是发电机组的重要盈利方向之一。在满足工业供汽用户对蒸汽参数需求的基础上,尽量使用品质较低的蒸汽有利于机组经济运行。因此尽量增加工业供汽量和降低供汽参数是提升机组工业供汽经济性的方向。
目前工业供汽机组较多使用冷再蒸汽为汽源,但冷再蒸汽如果抽取较多,锅炉再热器容易出现超温的危险,因此很多机组的冷再蒸汽的抽取量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只能利用蒸汽品质更高的再热蒸汽导致机组供热经济性较差,并且冷再蒸汽温度一般高于用户需求几十摄氏度,需要大量喷减温水进行减温。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合理的降低冷再蒸汽的温度,将多余的热量转移至低压加热器中加以充分利用,则会有效降低锅炉再热器超温的风险,并且可以大幅增加机组冷再的供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以低压加热器进口凝结水为冷却源冷却部分冷再蒸汽,降低机组冷再蒸汽温度、减少锅炉再热器超温风险、提升冷再工业供汽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系统,包括高压缸、蒸汽管道和蒸汽回汽管道;
高压缸的冷再蒸汽进入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与蒸汽回汽管道之间设置有闭式循环水系统;蒸汽回汽管道上设置有轴封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冷再蒸汽的部分热量与闭式循环水系统进行换热,闭式循环水系统同时与蒸汽回汽管道内的凝结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凝结水输送至低压加热器中继续加热。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闭式循环水系统包括热量回收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循环水在热量回收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之间形成闭式循环,热量回收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之间设置有为循环水系统提供动力的循环泵。
所述轴封加热器的出口连接水-水换热器的冷侧入口,水-水换热器的冷侧出口连接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的凝结水经水-水换热器加热后输送至低压加热器。
所述水-水换热器上还并联有旁路管道,旁路管道上设置有旁路隔离阀。
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孔板,热量回收换热器并联在流量调节孔板上,冷再蒸汽通过第一蒸汽管道隔离阀进入热量回收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再蒸汽通过第二蒸汽管道隔离阀与经过流量调节孔板的冷再蒸汽汇合,汇合后的一部分冷再蒸汽作为工业供汽输出,另一部分输出至锅炉再热器。
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水隔离阀,出口处设置有出水隔离阀,旁路管道并联在进水隔离阀、水-水换热器以及出水隔离阀的两端。
一种提升锅炉冷再供汽能力的凝结水联合循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