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7944.9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萍;刘全国;陈克领;吴育强;郑国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0;A61P31/1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海口汉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6003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流行性感冒 中药 组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药材:胆木50~200份、石膏100~260份、黄芩50~150份、青蒿50~200份、金银花50~150份、芦根50~150份、知母50~150份、桔梗30~100份、甘草20~6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显著的效果,尤其对小儿流行性感冒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感冒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主要以流感病毒感染为致病因素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群中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及疲乏等。
胆木一直作为民间用药,最早收录在广州部队编《常用中草药手册》和《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书籍中,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也有收载。胆木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排出湿毒热毒,使呼吸道畅通,降低体温。根据医药学研究,胆木具有消炎抑菌的作用,帮助抑制流感病毒。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胆木对嗜血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内毒素致家鼠升高的体温,具有较好退热效果。
市场上的药用胆木,主要有复方中成药、胆木浸膏片、胆木浸膏胶囊和胆木注射液等,这些剂型都存在某些技术的缺陷或不足。如胆木注射液直接注入血液系统,该产品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更不可控,现国家医疗系统已经限制使用或建议不使用。如复方胆木中成药,胆木只是作为辅药且是复方,主要活性成分多样,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更多,服用安全性风险高。复方清热解毒中成药,更易引起寒凉性腹泻;胆木浸膏片、胆木浸膏胶囊生产过程粉尘多,人员接触物料机会多,对生产人员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如粉尘吸入。而且上述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药材:胆木50~200份、石膏100~260份、黄芩50~150份、青蒿50~200份、金银花50~150份、芦根50~150份、知母50~150份、桔梗30~100份、甘草20~6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辅料:填充剂100~800份、粘合剂10~60份、矫味剂2~2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药材:胆木120~180份、石膏150~210份、黄芩45~75份、青蒿80~160份、金银花50~80份、芦根80~120份、知母70~120份、桔梗50~70份、甘草40~5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辅料:填充剂120~180份、粘合剂20~50份、矫味剂2~1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胆木150份、石膏200份、黄芩50份、青蒿150份、金银花50份、芦根100份、知母100份、桔梗60份、甘草50份。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剂为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果糖、糊精、环拉酸钠中至少一种;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浆、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乙醇水溶液中至少一种;所述矫味剂为阿斯巴坦、甜菊苷中至少一种。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上述重量份的胆木、石膏、甘草、芦根,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6~8倍量水,提取2~4小时;第二次加2~4倍量水,提取2~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5(50℃),放凉,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静置20-28小时,滤取上清液,得醇沉滤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