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7638.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尚勇;芦海俊;曾婧;刘延钊;李英发;孙堂超;姜海峰;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04 | 分类号: | B22D13/04;B22D19/16;B23P15/28;C21D1/18;C21D1/26;C21D9/22;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6;E21D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许艳敏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刀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制备颗粒混合体;加热合金钢基体钢液,加入颗粒混合体、混合均匀,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浇注成为钢筒(内径70~120mm、外径180~220mm);将浇注得到的钢筒切割得到管段,对管段进行高温锻造及退火处理得到滚刀刀圈毛坯;将得到的毛坯进行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得到复合滚刀刀圈。该滚刀刀圈实现了耐磨颗粒在刀圈内侧的梯度分布,在保证刀圈整体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以增强耐磨颗粒作用显著提高了刀圈的耐磨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刀圈硬性及韧性不可兼得的问题。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有助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陶瓷颗粒增强梯度复合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掘进机在隧道开挖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的提高了隧道施工速度。其中,掘进机破岩的关键部件是滚刀刀圈,滚刀刀圈与岩石接触发生磨损,其使用性能会直接影响隧道施工效率和成本。
目前,现有技术中滚刀刀圈一般采用模具钢进行整体制造,采用该方法进行制造时,其使用性能取决于模具钢材质,在该条件下无法兼顾刀圈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且该方法制造工艺繁杂,生产效率较低。
公开号为CN201310747265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WC耐磨涂层的新型滚刀制备工艺,以提高滚刀的耐冲击性能。但该方法制备的涂层厚度仅为1.5-2.5mm,而刀圈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磨损25~35mm,随后报废,该方案中所得刀圈涂层仅1.5~2.5mm,则仅在刀圈使用初期对性能有提高,不利于提高刀圈的整体使用寿命。
公开号为CN20171082609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盾构滚刀刀圈。该滚刀刀圈采用在刀圈上固接硬质合金块的方法。该方法中因硬质合金块韧性较差,在冲击地层中易断裂,维修成本高,降低了施工效率。
所以,在目前制备的刀圈材料中均是无法同时兼顾其耐磨性及韧性,无法满足隧道施工对更高性能刀圈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滚刀刀圈外层表现出增强颗粒的特点,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刀圈内层因增强颗粒含量少,主要为合金钢基体、韧性优异,保证了滚刀刀圈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滚刀刀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颗粒混合体;
(2)加热合金钢基体钢液,加入步骤(1)中的颗粒混合体、混合均匀,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浇注成为钢筒(内径70~150mm、外径260~350mm);
(3)将步骤(2)浇注得到的钢筒切割得到管段,对管段进行高温锻造及退火处理得到滚刀刀圈毛坯;
(4)将步骤(3)得到的毛坯进行粗加工,整体热处理,精加工,得到复合滚刀刀圈。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颗粒混合体包括陶瓷增强颗粒、基体金属粉末;陶瓷增强颗粒与基体金属粉末以700-1000r/min的转速混合1-1.5小时得到颗粒混合体,然后用网筛过滤,保留直径≤300μm的细小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增强颗粒的粒径为50-300μm。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颗粒混合体的加入量占合金钢基体钢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20%;采用离心铸造浇注成内径70~120mm、外径180~220mm的钢筒,所述离心铸造过程中的离心转速为700-1300r/min,浇注温度为1530-1630℃。该过程中,采用钢液进行浇筑时钢液分多次加入。钢液的初始温度为1530-1630℃,加入后温度逐渐有所降低,分多次加入时候,待上一次加入的钢液呈半凝固状态时再次加入钢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