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7381.3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卢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浓度 污水 净化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通过将“一级处理”和“三级处理”的过程合并并在一个灌体内,污水以最快的速度与混凝剂快速均匀融合后,由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进入到灌体内部的腔体中,在腔体内形成一定环流强度的点涡旋流动,有利于混凝反应的进行,灌体的底部做成斗槽形的浓缩室,腔内上清液通过旁路流通管强制排出,改善了剩余泥渣的浓缩条件,降低了排泥水的耗量,同时增强了对高浊度水的适应能力。在中心接泥桶中对称的设置两根排泥筒,使脱落的密实的悬浮泥层经由中心接泥桶进入污泥浓缩腔,进一步对污泥进行浓缩和泥水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具体是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普通曝气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主要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为了适应水环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增加或强化脱氮和除磷功能。
现在技术的污水处理厂多数是生物二级处理,由于二级处理单元的能耗大、运行费用高,致使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缺乏而经常处于停止运转或半运转状态,实际处理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已经投入的大量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而一级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省,但去除效率低、环境效益差。因此,沿用了许多年的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高浊度污水的净化处理要求,处理后出水也不能满足城市对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沿着传统的工艺技术路线现有技术只能进一步附加传统的“三级处理”设备系统,既回避不了庞大复杂的传统二级生化处理系统,也回避不了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十分昂贵的传统三级过滤吸附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包括;
底架,包括底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架本体上面的灌体,所述灌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的中下部设计成截面逐渐扩大的倒锥形,所述腔体的中上部截面机最大为污水澄清区,所述灌体的内部,所述污水澄清区处设有中心接泥筒,所述中心接泥筒周向的为悬浮泥层,所述腔体的顶部设计有能够随着过滤水力学原理形成的旁路流通、引导着所述悬浮泥层的上表层不断流入中心接泥筒中的浮球过滤层,所述灌体的外侧设有旁路流体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底部的污泥浓缩腔;
加药装置,设置在所述灌体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灌体连接在一起。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剂溶液池和调节池,设置在所述药剂溶液池上面的第一加药管,与所述第一加药管连接在一起的加药泵,与所述加药泵出口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加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加药管上面的直通式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管端部的闪速混合装置。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闪速混合装置包括一端与水泵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进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底部;
所述第二加药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通的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端部设有两排射流孔,分别为第一排射流孔和第二排射流孔,所述第一排射流孔设有8个,沿着第一进水管的周向45°分布;
所述第二排射流孔设有8个,沿着所述第一进水管周向均布、并且与所述第一排射流孔成20~25度的相角。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灌体的设计呈底部进水顶部出水,底部采用喷嘴旋流进水的方式进水;
所述灌体的上面还设有旋流进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灌体上面的、位于所述污泥浓缩腔底部的排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