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7055.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镐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A62C3/16;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流 配电箱 散热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交流配电装置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包括外壳一和外壳二,所述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双金属条,外壳二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外部活动连接齿轮一,外壳二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外壳二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通过外壳二、电机、齿轮一、转轴、齿轮二、转杆、齿轮三、卡轮、活动杆、弹簧一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能够调节转杆的转速,这样就可以使得转杆不同转速状况下能够实现对应的不同功能,也就保证了散热以及灭火的分级化控制,进而使得配电箱在夏季的时候也能够安全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流配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交流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交流电关乎到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器以及其他用电设备,故而在使用交流电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会用到交流配电箱。现有的交流配电箱散热一般都是通过散热孔进行箱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散热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将配电箱内部的热量排出,当在夏季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热量排出不及时而造成配电箱内部热量的堆积,进而可能会造成配电箱起火,这样就会对配电箱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以及对人们家中的电器造成损坏。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具备散热和及时灭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流配电箱散热一般都是通过散热孔进行箱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散热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将配电箱内部的热量排出,当在夏季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热量排出不及时而造成配电箱内部热量的堆积,进而可能会造成配电箱起火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和及时灭火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交流配电箱的散热灭火装置,包括外壳一和外壳二,所述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双金属条,外壳二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外部活动连接齿轮一,外壳二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外壳二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轮三,转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卡轮,卡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一,转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二,转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干粉室。
优选的,所述外壳一固定连接在外壳二的内壁,外壳一采用导热材料,双金属条采用二种不同热膨胀系数且具有合适性能的金属材料且两种金属呈双螺旋状,双金属条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着滑块,处于双金属条底部的滑块活动连接在外壳一的内部,处于双金属条顶部的滑块活动连接在外壳二的内部且该滑块的外部设置有触点一,外壳二的内壁设置有与触点一位置相对应的触点二。
优选的,所述齿轮一活动连接在外壳二的内部,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三个齿轮二,分别为第一齿轮二、第二齿轮二和第三齿轮二,且三个齿轮二的规格均不相同,第一齿轮二的外部与齿轮一的外部啮合,第三齿轮二的直径等于第二齿轮二直径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齿轮三,分别为第一齿轮三和第二齿轮三,第一齿轮三与第二齿轮二的外部啮合,第二齿轮三的外部与第三齿轮二的外部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条,卡轮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滑条规格相匹配的滑槽,滑条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滑条的规格与卡轮的规格相匹配,卡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柱,齿轮三的表面开设有与卡柱规格相匹配的卡孔,活动杆活动连接在外壳二的内部,弹簧一的顶部活动连接在外壳二的内部,活动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铁块,外壳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铁块规格相匹配的电磁铁,初始状态下卡轮通过其外部的卡柱与第一齿轮三表面的卡孔卡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镐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镐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