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扑翼无人机自主弹射起飞与回收重复利用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95921.4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张茂增;宋爱国;黄繁章;刘琪;李汉;江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F1/06;B64F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主 弹射 起飞 回收 重复 利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扑翼无人机自主弹射起飞与回收重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姿态调整机构(2)、弹射机构(3)、回收机构(4)、控制处理单元(5)、传感器单元(6)和电源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所述弹射机构(3)和回收机构(4)安装在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上部,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弹射机构(3)和回收机构(4)均与控制处理单元(5)相连;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弹射机构(3)、回收机构(4)、控制处理单元(5)和传感器单元(6)均与电源模块(7)相连;
所述的弹射机构(3)包括弹射电机架(3-1)、弹射电机(3-2)、弹射输入齿轮(3-3)、缺齿齿轮(3-4)、缺齿齿轮轴(3-5)、绞盘齿轮(3-6)、绞盘齿轮轴(3-7)、绞盘(3-8)、左滑杆(3-9)、右滑杆(3-10)、左压缩弹簧(3-11)、右压缩弹簧(3-12)、拉绳固定滑块(3-13)、扑翼机固定件(3-14)、滑轮轴(3-15)、滑轮(3-16)和拉绳(3-17);所述弹射电机架(3-1)固定在安装平台(2-8)顶端,所述弹射电机(3-2)固接在弹射电机架(3-1)上;所述弹射输入齿轮(3-3)安装在弹射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缺齿齿轮(3-4)无缺齿的半边啮合;所述缺齿齿轮(3-4)固接在缺齿齿轮轴(3-5)上;所述的绞盘齿轮(3-6)固接在绞盘齿轮轴(3-7)上,且与缺齿齿轮(3-4)有缺齿的半边啮合;所述缺齿齿轮轴(3-5)和绞盘齿轮轴(3-7)均通过轴承与在弹射电机架(3-1)连接,可相对于弹射电机架转动;所述绞盘(3-8)固定在所述绞盘齿轮(3-6)上,并与其同轴;所述左滑杆(3-9)和所述右滑杆(3-10)平行,并且后端均固定在安装平台(2-8)上,所述左压缩弹簧(3-11)同轴套装在左滑杆(3-9)外表面,并且后端固定在安装平台(2-8)上,所述右压缩弹簧(3-12)同轴套装在右滑杆(3-10)外表面,后端固定在安装平台(2-8)上,左压缩弹簧(3-11)前端和右压缩弹簧(3-12)前端均固接拉绳固定滑块(3-13);所述扑翼机固定件(3-14)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孔,分别套在左滑杆(3-9)和右滑杆(3-10)上,所述扑翼机固定件(3-14)紧靠着拉绳固定滑块(3-13),所述的滑轮轴(3-15)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平台(2-8)上,所述的滑轮(3-16)套装在所述的滑轮轴(3-15)上,所述拉绳(3-17)的一端固接拉绳固定滑块(3-13)上,拉绳(3-1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平台(2-8)上的圆孔,绕过滑轮(3-16)并固定在绞盘(3-8)上;
所述的回收机构(4)包括回收电机(4-1)、回收齿轮传动机构(4-2)、高弹力布(4-3)、回收平台框架(4-4)、链轮一(4-5)、链轮二(4-6)和回收机械臂(4-7),所述安装平台(2-8)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安装回收电机(4-1)、回收齿轮传动机构(4-2)和回收机械臂(4-7),所述回收平台框架(4-4)为高弹性钢片,所述回收平台框架(4-4)上每隔相同的距离就有一个正方形通孔,用于和链轮一(4-5)和链轮二(4-6)啮合,所述安装平台(2-8)的底面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d型槽孔,槽孔前端外表面均设有圆台挡块,所述高弹力布(4-3)边缘包裹住回收平台框架(4-4),两端均有圆型通孔,用于套在安装平台(2-8)的d型槽孔前端外表面的圆台挡块上,所述回收平台框架(4-4)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平台(2-8)的两个d型槽孔,分别与左右两个圆柱固定在一起,两个d型槽孔的中间各有一个长方体缺口,用于链轮一(4-5)和链轮二(4-6)与回收平台框架(4-4)啮合;
所述的电源模块(7)为姿态调整机构(2)、弹射机构(3)、回收机构(4)、传感器单元(6)和控制处理单元(5)提供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9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灌装阀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