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5463.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芮晓飞;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桩热管理系统装置包括热管理机组、充电桩模组、膨胀水箱以及连接导管组成;其中热管理机组包括装置壳体、压缩机、冷凝器、鼓风机、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泵、加热器等组成;充电桩模块包括若干个充电桩、循环总管、循环支管、水路电磁阀以及支管水温传感器。本装置通过控制冷却剂温度在充电桩内部换热,大大提高了充电桩的降温速率,使得充电桩在控温稳定、温差度、效率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改善。本装置设置分离的热管理机组和充电桩模块,二者通过四个对接口实现对接,热管理机组可以安装在较充电桩模块较远的位置,从而使热管理机组的安装可选位置大大增加,不占用充电桩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充电桩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充电桩也是越来越多,充电桩在运行时放出的热量会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导致烧毁、着火。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领域中,还没有技术对充电桩热源进行管理,传统的充电桩放热都是通过风冷与空气换热,效率慢。若直接在充电桩上增设换热系统,一则会大量占用充电桩安装空间,二则每个充电桩安装换热系统会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占用充电桩安装空间、能多个充电桩共用一个热管理机组的充电桩热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充电桩热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热管理机组、充电桩模块、膨胀水箱以及第六导管、第七导管。所述的热管理机组包括装置壳体、压缩机、第一导管、冷凝器、鼓风机、第二导管、膨胀阀、板式换热器、第三导管、加热器、水泵以及第四导管、第五导管;其中压缩机、冷凝器、鼓风机、膨胀阀、板式换热器、加热器、水泵以及各个导管均安装在装置壳体中。所述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中流动有冷媒,是为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的鼓风机安装在冷凝器附近,用于对冷凝器吹风,促进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所述的装置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的板式换热器通过第四导管与第一接口连接,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五导管与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的充电桩模块包括若干个充电桩、循环总管、循环支管、水路电磁阀以及支管水温传感器;所述的充电桩接在循环支管上,循环支管的两端接在循环总管上,每个循环支管上均安装有水路电磁阀以及支管水温传感器;所述的循环总管的一端设有第三接口,另一端设有第四接口。所述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通过第六导管连接,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通过第七导管连接;所述的第四导管、第六导管、循环总管、循环支管、第七导管和第五导管组成闭合回路,该回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却剂,是为冷却剂循环系统。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膨胀阀安装在板式换热器上。
上述的第二导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充注口;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导管内冷媒压力;第一充注口用于向内充注制冷剂冷媒和人工服务压力监测口。
上述的第三导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充注口;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压缩机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导管内冷媒压力;第二充注口用于向内充注制冷剂冷媒和人工服务压力监测口。
上述的第四导管上安装加热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用于加热冷却剂;出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第四导管内冷却剂温度。
上述的第五导管上安装水泵和进水温度传感器;水泵用于给冷却剂提供流体的动能;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五导管内冷却剂温度。
上述的第七导管上连接有膨胀水箱;膨胀水箱上有加注口和水位传感器;加注口用于加注冷却剂,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系统内部冷却剂液位。
上述的充电桩与热管理机组并联安装在预定场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