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5314.8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堂;费斌;李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00;F25D23/02;F25D25/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冰箱,包括恒温室、给所述恒温室供冷的供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恒温室内的至少一个托盘、用以检测所述恒温室内温度的室温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托盘的温度的托盘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供冷单元、所述室温传感器、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至少包括分别用以检测第一托盘、第二托盘的温度的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第二托盘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打开或关闭所述恒温室的门体,所述第二托盘位于所述第一托盘背离所述门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
或,所述冰箱还包括打开或关闭所述恒温室的门体,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沿冰箱门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托盘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关机点温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单元包括与所述恒温室连通的风道、供所述风道内的冷风进入所述恒温室的至少一个进风口、位于所述风道内的冷源、驱动冷风自所述风道进入所述恒温室内的风机;所述冷源为冷媒制冷循环单元的蒸发器,或所述冷源为半导体制冷单元的冷端,或所述冷源为蓄冷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恒温室的底部,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恒温室的顶部,所述室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恒温室的顶部。
6.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恒温室内的间室温度,获取托盘温度;
所述间室温度达到室温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且所述托盘温度达到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时,开启供冷单元;
所述间室温度达到室温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且所述托盘温度达到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时,关闭供冷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供冷单元未开启前,仅所述间室温度达到所述室温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时,所述供冷单元以开机启动t1时间、关闭t2时间的周期启停,直到所述间室温度低于所述室温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后,关闭供冷单元;
或,供冷单元未开启前,仅所述托盘温度达到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时,所述供冷单元以开机启动t1时间、关闭t2时间的周期启停,直到所述托盘温度低于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后,关闭供冷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所述供冷单元期间,当间室温度下降至所述室温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后,所述供冷单元以开机启动t1时间、关闭t2时间的周期启停。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包括检测第一托盘的第一托盘传感器、检测第二托盘的第二托盘传感器;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第二托盘沿冰箱门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托盘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关机点温度均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温度传感器包括检测第一托盘的第一托盘传感器、检测第二托盘的第二托盘传感器;所述第二托盘位于所述第一托盘背离冰箱门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开机点温度,所述第一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托盘温度传感器的关机点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