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4400.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栩;葛迎吉;许华磊;刘盼;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7 | 分类号: | G01N21/67;G01N21/69;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阻挡 放电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光线激发组件、光纤耦合装置、传输元件和光谱仪,光线激发组件用于对样气电离产生激发光线,光线激发组件包括管体、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管体内用于通入样气,管体的一端面设置有出光端面,且出光端面与光纤耦合装置的光线入口相对,正极电极的一端用于接正极高压射频电源,另一端伸入至管体内,负极电极用于接地并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光纤耦合装置的光线出口与传输元件的一端连接,传输元件的另一端与光谱仪相接,该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方便携带,且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日益增加,因此,重金属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具有毒性大、在环境中不易被代谢,且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使得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因此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控制已经受到很高的重视。
目前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以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为主,其检测设备体积过大,不适于便携式检测,并且检测流程较慢;另外,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检测水质中重金属的设备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形成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方便携带,且检测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测量装置,包括光线激发组件、光纤耦合装置、传输元件和光谱仪,所述光线激发组件用于对样气电离产生激发光线,所述光线激发组件包括管体、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管体内用于通入样气,所述管体的一端面设置有出光端面,且所述出光端面与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光线入口相对,所述正极电极的一端用于接正极高压射频电源,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管体内,所述负极电极用于接地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光线出口与所述传输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谱仪相接。
优选地,所述管体为石英管,所述石英管的一端设有封堵口,另一端封闭且为所述出光端面,所述封堵口连通所述石英管内腔与外界,且所述封堵口通过一密封元件封闭,所述石英管在靠近所述封堵口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石英管在靠近所述出光端面的侧壁上设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连通所述石英管内腔与外界,且分别用于样气的导入与排出,所述正极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石英管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元件伸入至所述石英管内,且延伸至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负极电极缠绕于所述石英管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的侧壁上,且所述负极电极与所述正极电极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正极电极为针状电极,所述针状电极包括内层金属丝和外层石英层,所述负极电极为环形电极,且所述环形电极为铜丝螺旋缠绕形成,所述密封元件为胶皮塞。
优选地,所述传输元件为光纤,所述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固定座、透镜、压圈和光纤座,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光线激发组件设置,且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固定座上相对的两侧壁,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光线入口和所述光线出口,所述压圈安装在所述光线出口处,所述压圈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光纤座内部设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同轴且内部相通,所述光纤座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光纤座一端用于接收所述透镜反射出的光线,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光纤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齿形齿条轴铣齿工装
- 下一篇:一种操作系统时钟调度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