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4372.9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刘志远;崔建勇;陈明;李贺;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10K50/12;H10K8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光 电致发光 材料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光电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该铱配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中,X为C或Si;R1、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为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烷基、烷氧基、烯烃基、炔烃基、芳基和芳族杂环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铱配合物,是通过利用金属铱与特定的杂环配体相结合制得,将该铱配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等光电器件后,可使光电器件的驱动电压降低,以及显著提高光电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延长光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
背景技术
1987年,邓青云博士报道了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技术,主要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具有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双层器件,量子效率提高至1%,在低于10V的工作电压下可达到1000cd/m2的亮度,引起了世界科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推动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向实用化阶段迈进的步伐。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磷光发光现象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为磷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明显高于荧光发光效率,从理论上能达到100%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多科研机构都在加大磷材料的研发力度,试图通过磷光材料来加快产业化发展。
但是由于磷光材料合成价格比较高,合成工艺要求比较高,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容易污染环境,其提纯要求比较高,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配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结构通式为式I:
式中,X为C或Si;
R1、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为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烷基、烷氧基、烯烃基、炔烃基、芳基和芳族杂环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R3所表示的取代基的数目为1~4,R4所表示的取代基的数目为0~3。
优选的,烷基为C1~C8烷基中的任一种;
烷氧基为C1~C8烷氧基中的任一种;
烯烃基为C2~C6烯烃基中的任一种;
炔烃基为C2~C6炔烃基中的任一种;
芳基为C6~C18芳基中的任一种;
芳族杂环基为C4~C12芳族杂环基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烷基为未取代或至少被一个取代基取代的直链烷基、未取代或至少被一个取代基取代的支链烷基、未取代或至少被一个取代基取代的环烷基中的任一种;
芳基为未取代的芳基或至少被一个取代基取代的芳基;
芳族杂环基为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或至少被一个取代基取代的的芳族杂环基;
取代基独立地选自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羰基和巯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