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3552.5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钟宋义;盖子仪;杨扬;杨毅;邵文韫;罗均;谢少荣;彭艳;蒲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5/16 | 分类号: | G01D5/16;G01D3/036;G01D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动 人工 肌肉 电阻 软体 环状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包括套设在气动人工肌肉上的软体外壳,所述软体外壳中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呈具有一缺口的环状,所述流道中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外部导线,所述外部导线一端穿过所述流道与所述液态金属接触,所述外部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本发明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提高了对气动人工肌肉传感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
背景技术
软体机器人领域中以气动机器人最为火热,气动驱动器也层出不穷,其中,气动人工肌肉是一种新型气动执行元件,其具有柔性高、重量轻、成本低以及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被广泛用作驱动器。气动人工肌肉构造简单,由纤维网缠绕软管组成。当向气动人工肌肉输入适当大小的气压时,软管就有一定柔性,直径变大,不断膨胀,因为纤维丝的限制,软管膨胀到一定地步不会继续膨胀,导致胀破。
目前,气动人工肌肉由于极高的柔软性和极高的负载比被广泛用于肢体康复医学领域、仿人机器人领域以及软体机器人等火热领域。其与人的交互协作越来越密切,但是人工肌肉的气动控制难以现行控制,这给由其驱动的软体机器人的建模带来挑战,因此,对气动人工肌肉施加监控,同时搭建更为安全的闭环控制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PID控制最多只能应用于前馈控制,需要一个适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传感器搭建闭环控制。常见的软体传感器一般为贴片式,由于人工肌肉直径较小,贴片式传感器无法贴附,即使使用特定胶水贴附成功,紧密贴附带来的附加刚度会影响人工肌肉的自然膨胀,涂有胶水的人工肌肉部位已变为刚性结构,气压将不再此部位奏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气动人工肌肉传感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包括套设在气动人工肌肉上的软体外壳,所述软体外壳中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呈具有一缺口的环状,所述流道中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外部导线,所述外部导线一端穿过所述流道与所述液态金属接触,所述外部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体外壳、所述气动人工肌肉及所述流道同轴。
优选的,所述外部导线与所述流道的接口处使用硅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软体外壳采用层片结构进行制造,所述软体外壳的材料为硅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提高了对气动人工肌肉传感的准确度。本发明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电阻式软体环状传感器中由硅胶制作的软体外壳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外部传感器对宿主的影响,且由于其柔软的特性,气动人工肌肉的变形能够较为完整的反映到软体环状传感器中;流道内填充的液态金属灵敏度高,能够将气动人工肌肉的膨胀情况有效检测出来,通过外部导线将变化后的液态金属的电阻值变化导出至外部电路。多个软体环状传感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测试准确度,多于2个的传感器数量限制也能方便外部电路消除电阻式传感器固有的温度漂移现象,为基于气动人工肌肉的软体机器人提供闭环控制的稳定可靠的反馈参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在气动人体肌肉上应用两个本发明用于气动人工肌肉的软体环状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3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