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3550.6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哲;田波;黄世武;李思李;谢晋德;权磊;李立辉;周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苑朝阳 |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建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耐磨 嵌入式 抗滑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及施工方法,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耐磨抗滑层包括嵌于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耐磨料;所述耐磨料用于隧道路面时包括高耐磨骨料、颜料和逆反射材料,其他应用部位仅为高耐磨骨料;所述高耐磨骨料是磨光值不小于45PSV的天然石或人工石;该施工方法包括;基层处理和必要的准备工作;混凝土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性要求、表面砂浆层施工方法及过程控制;耐磨料嵌入抗滑功能层施工及控制方法,耐磨料的均匀洒布方法、耐磨料嵌入耐久方法、耐磨层抗滑性和平整度提升方法等;抗滑层塑性阶段养生及构造处理等创新内容。本发明可节省紧缺的天然砂资源,充分利用再生集料,实现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高等级水泥路面普遍抗滑性能不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3-4年左右抗滑微观构造和刻槽宏观构造被磨蚀,横向力系数不足35,抗滑等级将至低级,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尤其在雨水作用下抗滑性衰减显著,此外,还面临超重载交通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的问题导向,该抗滑功能层是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嵌入高磨光值耐磨料,形成丰富微观构造,该构造抗滑、耐磨;为了保证耐磨料与新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永久结合和功能层平整舒适,提出了保证层间粘合的施工技术方法,旨在实现该发明的实用性能。该功能层及其施工技术方法,可大幅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和抵抗抗滑衰减性能;新铺筑水泥混凝土层变为下层,可因此降低所使用粗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目前来看可节省紧缺的天然砂资源,充分利用再生集料,实现变废为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耐磨料研制上,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包括嵌于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内的耐磨料,所述耐磨料材料组分根据使用部位有所不同,用于隧道路面的耐磨料包括骨料、颜料和逆反射材料,用于其他部位耐磨料仅包括骨料;所述骨料采用金刚砂、金刚玉、玄武岩或辉绿岩等磨光值不小于45PSV的人工或天然集料。
可选的,所述耐磨料分为粗粒式和细粒式;所述粗粒式耐磨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2.36mm,所述细粒式耐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36mm;所述粗粒式耐磨料采用单粒径骨料,用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粗粒式耐磨料的骨料质量比不小于95%,逆反射材料质量比为3%~4%,颜料质量比为1%~2%;用于隧道工程的细粒式耐磨料的骨料质量比不小于92%,逆反射材料质量比为4%~6%,颜料质量比为4%~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料嵌入式抗滑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检验耐磨料抗滑性,并选定耐磨料,确定耐磨料最佳用量、水泥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
步骤二:采用混凝土层滑模铺筑施工方法或混凝土层三辊轴铺筑施工方法;保证水泥混凝土砂浆层可嵌入性,塑性阶段混凝土层平整度检测及控制;
步骤三:均匀性控制耐磨料撒布;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砂浆层厚度,耐磨料粘结耐久、撒布均匀,及时用滚杠往复滚动压入,直至耐磨料与砂浆完全粘附;
步骤四:抗滑功能层表面丰富微观构造施工;
步骤五:抗滑功能层锯缝、硬化后养生、灌缝、硬刻槽施工;
步骤六:抗滑功能层质量评价与验收。
可选的,步骤一包括:(1)耐磨料性能测试试件成型;(2)耐磨料最佳用量确定;(3)设计并确定混凝土层配合比及不同工艺混凝土必要参数要求;(4)确定其他设备参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3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