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2354.7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杜滴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滴儿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6;A61K9/06;A61K47/36;A61K47/42;A61K47/22;A61P17/04;A61P17/02;A61K31/122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刘谦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食用 蚊虫 叮咬 止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属于止痒膏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1‑3份食用甘油、1‑4份黄原胶、2‑6份氯化钠、1‑3份芦荟大黄素、1‑3份芦荟酊、1‑3份异芦荟苦素、1‑3份聚糖肽甘露Ke‑2和1‑2份生育酚乙酸酯;本发明中的止痒膏,针对蚊虫叮咬的止痒效果好,直接涂抹蚊虫叮咬处,三秒钟止痒,十到二十分钟消肿,不留疤痕;属于食品级的止痒产品,婴幼儿及成人使用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痒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蚊虫叮咬止痒膏见效慢,且含有大量化学添加物,误食后对于身体健康损害较严重,不便于婴幼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针对蚊虫叮咬的止痒效果好,直接涂抹蚊虫叮咬处,三秒钟止痒,十到二十分钟消肿,不留疤痕:属于食品级的止痒产品,婴幼儿及成人使用更为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1-3份食用甘油、1-4份黄原胶、2-6份氯化钠、1-3份芦荟大黄素、1-3份芦荟酊、1-3份异芦荟苦素、1-3份聚糖肽甘露Ke-2和1-2份生育酚乙酸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止痒膏,针对蚊虫叮咬的止痒效果好,直接涂抹蚊虫叮咬处,三秒钟止痒,十到二十分钟消肿,不留疤痕;属于食品级的止痒产品,婴幼儿及成人使用更为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
2克食用甘油、3克黄原胶、5克氯化钠、2克芦荟大黄素、2克芦荟酊、2克异芦荟苦素、2克聚糖肽甘露Ke-2和1克生育酚乙酸酯。
制作方法:
按照配比将食用甘油与芦荟大黄素、芦荟酊、异芦荟苦素、聚糖肽甘露Ke-2、生育酚乙酸酯搅拌均匀,再放入黄原胶搅拌均匀,最后立即放入氯化钠搅拌;此工作需要在10秒内完成,然后不停搅拌,直到所有盐粒都被浸泡。
实施例2
一种可食用的蚊虫叮咬止痒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
3克食用甘油、2克黄原胶、3克氯化钠、1克芦荟大黄素、3克芦荟酊、2克异芦荟苦素、3克聚糖肽甘露Ke-2和2克生育酚乙酸酯。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验组1
选取60只被蚊虫叮咬的小白鼠,被叮咬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现象,进行实施例1或2制备的止痒膏涂抹,10分钟内消肿数量16只,10到20分钟消肿数量42只,无明显效果2只;
显效:10分钟内消肿,显效率26.7%;
有效:20分钟内消肿,有效率96.7%。
实验组2
选择50名被蚊虫叮咬的各年龄段志愿者,被叮咬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痒、红肿现象,进行实施例1或2制备的止痒膏涂抹,三秒内止痒50人;10分钟内消肿数量12人,10到20分钟消肿数量35人,无明显效果3人;
止痒有效率100%;
消肿显效率24%:
消肿有效率94%。
毒性测试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滴儿,未经杜滴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