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纹紧固件防松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2318.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胥宏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9/26;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彭淋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紧固 件防松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紧固件防松组件,包括防松螺母、防松垫圈、双头螺柱、防松键、解锁键、连接装置、第一被紧固件、第二被紧固件、连接槽和归位弹簧,连接槽设置在第一被紧固件中与连接装置间隙配合,归位弹簧设置于连接槽右侧上端面位置处,防松键设置在连接装置右侧上端面处,双头螺柱分别设置在第一被紧固件和第二被紧固件内部,解锁键设置在连接装置左侧的上端面位置处,防松垫圈设置在第一被紧固件和防松螺母中间位置处,防松螺母设置在双头螺柱上端位置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拆卸便捷,有效防止紧固件螺纹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松组件。
背景技术
螺纹紧固件,作为一种能将两个零件紧密连接的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然而在机械生产的震荡,撞击和移动作用下,常规的螺纹紧固件单靠螺纹配合和防滑垫圈作用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安全需求,常常会有螺纹配合松动的状况发生,这会导致机械故障甚至更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拆卸便捷,有效防止紧固件螺纹松动,具有安全可操作性的螺纹紧固件防松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纹紧固件防松组件,包括防松螺母、防松垫圈、双头螺柱、防松键、解锁键、连接装置、第一被紧固件、第二被紧固件、连接槽和归位弹簧,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被紧固件中并与所述连接装置间隙配合,所述归位弹簧设置有4个并均匀环形设置于所述连接槽的右侧上端面位置处,所述防松键设置有12个并均匀环形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的右侧上端面位置处,所述防松键与所述第被一紧固件、所述防松垫圈和所述防松螺母间隙配合,所述双头螺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被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被紧固件内部,所述解锁键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左侧的上端面位置处,所述防松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被紧固件和所述防松螺母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防松螺母设置在所述双头螺柱的上端位置处,所述防松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柱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槽由连接杆槽和环形槽组成,所述连接杆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左侧位置处,所述环形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右侧位置处,所述连接装置由连接杆和环形圈组成,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左侧位置处,所述环形圈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右侧位置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槽适配,所述环形圈与所述环形槽适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件中所述环形槽上侧位置处环形均匀设有第一正方形通孔,所述第一正方形通孔与所述防松键适配,所述第一正方形通孔与所述防松键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松垫圈设有第二正方形通孔,所述第二正方形通孔与所述防松键适配,所述第二正方形通孔与所述防松键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松螺母下端面位置处环形均匀设有三棱柱槽,所述三棱柱槽与所述防松键适配,所述三棱柱槽与所述防松键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件中所述连接槽中所述环形槽中间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上端面位置处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直径相同,所述双头螺柱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槽的所述连接杆槽上方,所述连接杆槽上方和所述第一正方形通孔最左侧通孔左侧,设置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与所述解锁键适配,所述解锁孔与所述解锁键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松键与防松螺母配合部分为立体三棱柱形状,所述三棱柱竖直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圈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所述防松键和所述解锁键均采用低碳钢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胥宏,未经陈胥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挥发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电源系统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