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9873.8 | 申请日: | 2020-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陈旭;罗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H17/00;G08C17/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故障 检测 用具 警报 功能 振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具体为检测器主体、振动传感器、固定座和散热座,所述检测器主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两侧的检测器主体上均设置有警报器,所述检测器主体的一侧均匀插接有传导电缆,且传导电缆的输入端均固定有振动传感器,该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橡胶保护套和强力磁吸片,橡胶保护套可牢牢套设在振动传感器外侧,而橡胶保护套底部的强力磁吸片可带着振动传感器一起吸附在被测机组的振动源处,无需焊接或打孔便可将振动传感器与待测设备连接,降低了组装难度,且无需对振动传感器本身结构进行改造,适用性更高,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故障检测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炼油化工企业机组设备功率大、转速高、流量大、压力高、结构复杂、监控仪表繁多,运行及检修要求高,因此在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等环节稍有不当,都会造成设备在运行时发生种种故障,甚至造成设备损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随着近年来国内炼化生产机组向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各大型炼化企业提出通过监测诊断网络系统掌握设备运行情况,采用状态维修和改良性计划维修并举进行的维修方式,达到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的效果,对炼化机组设备而言,绝大多数故障都是与机械运动或振动相密切联系的,振动检测具有直接、实时和故障类型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振动检测是针对炼化设备的各种预测性维修技术中的核心部分。
现有的炼化机组故障诊断设备通常也是基于振动监测,然后振动传感器探头与被测点固定方法复杂,常见的振动传感器探头安装都无法避免焊接和打孔,不仅造成了安装施工难度增加,而且会破坏设备造成损坏,且传感器和其固定工装之间的刚性连接,会传递来自设备和其它工装上的振动,影响最终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炼化机组故障检测用具有警报功能的振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主体、振动传感器、固定座和散热座,所述检测器主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两侧的检测器主体上均设置有警报器,所述检测器主体的一侧均匀插接有传导电缆,且传导电缆的输入端均固定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外侧均套设有橡胶保护套,且橡胶保护套的底端均粘接有强力磁吸片,所述检测器主体内部靠近传导电缆的一侧安装有多通道A/D板,且检测器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功能仓,所述功能仓的内表面粘接有绝缘层,所述功能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存储器,且功能仓内部的底端固定有单片机,所述检测器主体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蓄电池,且检测器主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多通道A/D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串行,且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存储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功能仓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器主体的四个拐角处均插接有防撞片,且防撞片均呈四分之一圆弧设计,所述防撞片与检测器主体之间均安装有缓冲弹簧,且防撞片均通过缓冲弹簧与检测器主体构成弹性缓冲结构。
可选的,所述检测器主体远离显示屏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散热座,且散热座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座的的边缘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散热窗口,且散热窗口内均匀焊接有散热翅,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外径与橡胶保护套的内径相吻合,且振动传感器输出端均通过传导电缆与多通道A/D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中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智能终端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形成一组通讯单元,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智能终端中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形成另一组通讯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