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的角度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9180.9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民县昌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铰接 角度 调节 方法 | ||
1.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的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至少包括:
纵置中轴(11),沿纵向设置,包括空心圆柱状的中轴本体(11),所述中轴本体(11)内壁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一只中轴凹环(12);
可拆侧臂(2),可拆卸的固定在纵置中轴(1)侧面;
活动侧臂(3),设有两只,所述活动侧臂(3)铰接在所述纵置中轴(1)侧面;
所述铰接侧臂(3)包括空心壳体状的中置壳体(31),还包括::
外置套环(32),成型于所述中置壳体(31)中部,所述外置套环(32)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纵置中轴(1)外壁;
内置芯轴(33),同轴成型于所述外置套环(32)中心,所述内置芯轴(33)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中轴本体(11)内腔,所述内置芯轴(33)外壁成型有与中轴凹环(12)插接的芯轴凸沿(33a),所述内置芯轴(33)中心沿纵向成型有矩形插槽(33b),所述矩形插槽(33b)内壁扩宽成型有弹簧插槽(33c);
侧臂本体(34),连通设在所述中置壳体(31)侧面,所述侧臂本体(34)内腔成型有与中置壳体(31)连通的侧臂轴孔(34a),所述侧臂轴孔(34a)中部扩宽成型有侧臂宽槽(34b);
径向锁体(4),设有两只,所述径向锁体(4)与活动侧臂(3)一一对应,所述径向锁体(4)设在对应的活动侧臂(3)内,所述径向锁体(4)用以实现活动侧臂(3)和纵置中轴(1)之间转动自由度的锁止;
所述所述径向锁体(4)包括:
输入组件(41),包括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侧臂轴孔(34a)内的输入横轴(41a)、成型于所述输入横轴(41a)远端的扭转端头(41b)、成型于所述输入横轴(41a)近端位于中置壳体(31)内的输入圆盘(41c)、成型于输入圆盘(41c)外壁的输入圆环(41d),所述输入横轴(41a)位于侧臂宽槽(34b)内的部分还绕接有输入扭簧(41e),所述输入扭簧(41e)一端与侧臂宽槽(34b)连接而另一端与输入横轴(41a)连接;
锥轮组件(42),包括由左前向右后倾斜设置在中置壳体(31)前端的锥轮芯轴(42a)、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锥轮芯轴(42a)上的第一转轮(42b)、成型于所述第一转轮(42b)后端的传动锥头(42c),所述传动锥头(42c)圆锥侧面的后沿呈左右方向设置并与输入圆环(41d)上端传动连接;
蜗杆组件(43),包括由左前向右后倾斜设置在中置壳体(31)前端的蜗杆芯轴(43a)、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蜗杆芯轴(43a)上的蜗杆本体(43b)、成型于所述蜗杆本体(43b)下端并与传动圆筒(42b)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轮(43c);
蜗轮组件(44),包括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外置套环(32)上并与蜗杆本体(43b)传动连接的蜗轮本体(44a),还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蜗轮本体(44a)内壁的驱动插槽(44b)、成型在所述驱动插槽(44b)两侧的插槽斜面(44c),还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外置套环(32)上并与驱动插槽(44b)一一对应的径向通孔(44d)、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径向通孔(44d)以及对应的驱动插槽(44b)内的径向插杆(44e);
弹性锁芯(45),周向均布在所述纵置中轴(1)上并与所述径向插杆(44e)一一对应,每只弹性锁芯(45)包括沿径向设在所述纵置中轴(1)远心端的粗径插孔(45a)、设在所述粗径插孔(45a)近心端的细径插孔(45b)、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粗径插孔(45a)内的滑动触头(45c)、固定在滑动触头(45c)近心端并插设在细径插孔(45b)内的滑动触杆(45d),还包括绕接在所述滑动触杆(45d)上位于粗径插孔(45a)部分的弹性压簧(45e),常态下所述弹性压簧(45e)驱动滑动触头(45c)插入对应的径向通孔(44d)内,并将对应的径向插杆(44e)远心端顶入对应的驱动插槽(44b)内;
还包括轴向锁体(5)、伸缩锁头(6):
每只内置芯轴(33)内分别设有一只轴向锁体(5),两只轴向锁体(5)对称分布,每只轴向锁体(5)包括:
矩形锁柱(51),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内置芯轴(33)的矩形插槽(33b)中;
锁柱凸环(52),成型于所述矩形锁柱(51)外壁下沿,并可滑动的设在弹簧插槽(33c)内;
锁体压簧(53),绕接在所述矩形锁柱(51)位于弹簧插槽(33c)内的部分,所述锁体压簧(53)将所述锁柱凸环(52)向纵置中轴(1)中心方向挤压;
窄径锁柱(54),设在所述矩形锁柱(51)靠近纵置中轴(1)中心方向的一端,所述窄径锁柱(54)和矩形锁柱(51)之间成型有连接锥台(55),常态下所述连接锥台(55)抵靠在所述滑动触杆(45d)近心端;
伸缩锁头(6),设在位于上方的轴向锁体(5)上,所述伸缩锁头(6)包括沿轴向设在窄径锁柱(54)侧面的轴向插槽(61)、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轴向插槽(61)上的伸缩套筒(62)、设在所述伸缩套筒(62)内壁并插设在所述轴向插槽(61)内壁的止旋插条(63)、设在所述伸缩套筒(62)内并与窄径锁柱(54)抵接的锁头压簧(64);
还包括用以调节输入组件(41)的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
调节孔(71),包括沿轴向贯通所述输入横轴(41a)、扭转端头(41b)、输入圆盘(41c)设置的调节轴孔(71a)、成型于所述调节轴孔(71a)中部的收紧窄孔(71b)、周向均布在所述调节轴孔(71a)左端与输入圆盘(41c)对应处的侧置通孔(71c);
调节杆(72),包括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调节轴孔(71a)内的螺纹横杆(72a)、成型于所述螺纹横杆(72a)外壁并与所述收紧窄孔(71b)转动配合的横杆凹环(72b)、周向均布在所述输入圆环(41d)内壁并与所述侧置通孔(71c)一一插接配合的径向插杆(72c),所述径向插杆(72c)近心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横杆(72a)螺接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伸缩套筒(62)下端面、位于下方的轴向锁体(5)其窄径锁柱(54)上端面分别周向均布有沿径向设置的径向齿条,并通过径向齿条实现转动自由度的锁止;
所述伸缩套筒(62)在轴向插槽(61)上的伸缩行程为L;
所述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的角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解锁径向锁体(4):
握持一只活动侧臂(3),然后扭转对应的扭转端头(41b)使其克服输入扭簧(41e)的扭力转动;
所述扭转端头(41b)带动对应的输入横轴(41a)、输入圆盘(41c)、输入圆环(41d)转动;
所述输入圆环(41d)带动对应的传动锥头(42c)、第一转轮(42b)绕着锥轮芯轴(42a)转动;
所述第一转轮(42b)带动第二转轮(43c)、蜗杆本体(43b)绕着蜗杆芯轴(43a)转动;
所述蜗杆本体(43b)驱动所述蜗轮本体(44a)绕着所述外置套环(32)转动;
所述插槽斜面(44c)作用于对应的径向插杆(44e)使其沿着径向通孔(44d)向近心端移动,所述径向插杆(44e)带动所述滑动触头(45c)、滑动触杆(45d)克服所述弹性压簧(45e)的阻力向近心端移动;
直至所述径向插杆(44e)从插槽斜面(44c)内完全略过而抵接在涡轮本体(44a)内圈,此时所述径向插杆(44e)近心端、滑动触头(45c)的接触面恰好位于所述外置套环(32)和纵置中轴(1)接触面,此时所述径向锁体(4)解锁,所述活动侧臂(3)、外置套环(32)绕所述纵置中轴(1)转动的自由度解锁;
步骤2,轴向锁体(5)的解锁:
常态下,所述伸缩锁头(6)与位于下方的轴向锁体(5)压紧接触并锁止转动自由度;
对于每只径向锁体(4)来讲,由于其解锁过程中所述弹性锁芯(45)的滑动触头(45c)、滑动触杆(45d)向近心端移动,所述滑动触杆(45d)近心端挤压对应的连接锥台(55)、矩形锁柱(51)、窄径锁柱(54)使其克服锁体压簧(53)的压力而向远离纵置中轴(1)中心的方向位移距离L;
当只解锁任一径向锁体(4)时:
只有该径向锁体(4)对应的轴向锁体(5)回缩,但与此同时所述伸缩套筒(62)在轴向插槽(61)上的舒张距离也为L,即所述伸缩锁头(6)舒张距离弥补了对应的轴向锁体(5)回缩的距离,所述伸缩套筒(62)与位于下方的轴向锁体(5)仍保持接触并锁止转动自由度;
当双手分别握持活动侧臂(3)并同时解锁对应的径向锁体(4)时:
两只径向锁体(4)分别驱动对应的轴向锁体(5)行进L距离,两只轴向锁体(5)相背行进2L距离,所述伸缩锁头(6)舒张L距离后,所述伸缩套筒(62)与位于下方的轴向锁体(5)仍保持L距离,进而使得两只轴向锁体(5)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得以解锁,即一对活动侧臂(3)之间的自由度解锁;
步骤3,活动侧臂(3)的角度调节:
在步骤1中,所述径向锁体(4)解锁后,每只活动侧臂(3)与纵置中轴(1)之间的自由度解锁;
在步骤2中,所述轴向锁体(5)解锁后,两只活动侧臂(3)之间的自由度解锁;
此时使用者保持对扭转端头(41b)的扭转,然后旋转两只活动侧臂(3)至接近的角度即可;
松开扭转所述扭转端头(41b)的手,所述输入扭簧(41e)作用于所述输入横轴(41a)进而使得所述输入组件(41)、锥轮组件(42)、蜗杆组件(43)、蜗轮组件(44)以相反于步骤1中的方向转动复位,并复位至常态,所述蜗轮组件(44)的驱动插槽(44b)复位到与径向插杆(44e)对应处;
然后使用者再次微调转动两只活动侧臂(3),至所述径向通孔(44d)、径向插杆(44e)恰好对齐滑动触头(45c)、滑动触杆(45d),所述弹性压簧(45e)驱动滑动触头(45c)、滑动触杆(45d)伸出,使得所述滑动触杆(45d)插入对应的径向通孔(44d)内,锁止所述纵置中轴(1)和外置套环(32)之间的自由度;
所述活动侧臂(3)在纵置中轴(1)上的角度位置调节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的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侧臂(2)与纵置中轴(1)之间通过螺栓(a)实现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民县昌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惠民县昌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1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
- 下一篇:一种球场清洁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