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低粘度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溶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8836.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薛刚;朱华杰;王云霞;黄文俊;戴长松;李帅;张秋月;吴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4 | 分类号: | C07K16/24;C07K1/14;C07K1/34;C07K1/36;C07K1/22;C07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粘度 il 23 单克隆抗体 溶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浓度、低粘度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在通过超滤浓缩制备包含抗人IL‑23(hIL‑23)单克隆抗体的制剂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超滤浓缩液的粘度、减少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聚集并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的高浓度、低粘度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超滤浓缩步骤、等体积缓冲液置换步骤和第二超滤浓缩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通过超滤浓缩制备包含抗人IL-23(hIL-23)单克隆抗体的制剂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超滤浓缩液的粘度、减少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聚集并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产品投入到市场,为了降低生物制剂的临床使用成本,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生物制剂产品逐渐由静脉给药方式向皮下注射剂型转变。对于皮下注射给药途径的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给药剂量通常在100mg~600mg范围,而最大皮下注射体积一般限制在2毫升以下,在所述情况下,必须制备高度浓缩的蛋白制剂,通常蛋白浓度可达到100mg/ml或者更大的浓度。
具体而言,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可用作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药物。申请人已经开发了新的抗人白介素23单克隆抗体(QX004N),与现有的抗人白介素23单克隆抗体(Guselkumab和Risankizumab)相比,其结合hIL-23的亲和力相当,但在细胞水平的拮抗活性优于Guselkumab,而与Risankizumab相当。如将该新的抗人白介素23单克隆抗体制备成皮下注射液,则该皮下注射液中的蛋白浓度要高达100~150mg/mL。
高浓度的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给生产工艺的可制造、工艺放大、及最终的患者施用带来了许多挑战。最主要的一个挑战是超高的粘度,由于抗体的生物高分子性质,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疏水、电荷作用等)在高浓度条件时增强,倾向于形成粘性溶液。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对超滤膜和超滤设备本身带来不小的挑战,比如最终浓缩时压差的急速上升导致的切向流速减小,浓差极化逐渐失控,直至出现蛋白沉淀将膜堵塞的现象,如此必然会造成回收率降低或工艺失败。另一方面,即使通过改进设备或膜包类型获得最终的高浓度蛋白溶液,也难以将其投入到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因为皮下给药时需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吸取或者采用预充针的最终包装形式,过高的粘度将导致无法手动推动注射针推杆将药物注射到皮下。超滤浓缩高浓度单克隆抗体药液的另一个难题是在高度浓缩时蛋白样品容易聚集形成可溶性聚体,进一步会聚集形成蛋白沉淀。
因此,针对高浓度的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剂的制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超滤浓缩液的粘度、减少单克隆抗体聚集并提高其稳定性的超滤浓缩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浓缩溶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超滤浓缩制备包含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的超滤浓缩液体,并能够有效降低超滤浓缩液的粘度、减少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聚集并提高其稳定性。
即,本发明包括:
1.一种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浓缩溶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A.第一超滤浓缩步骤:对包含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的溶液,以流速为110~320L/m2·h、跨膜压差(TMP)维持在0.7~1.4bar的条件将该包含抗人IL-23单克隆抗体的溶液浓缩至蛋白浓度为40~50mg/mL,得到第一超滤浓缩液;
步骤B.等体积缓冲液置换步骤:使用蠕动泵将待置换的缓冲液泵入至所述第一超滤浓缩液,继续超滤,并调节所述待置换的缓冲液的泵入速度与透过流速一致,当待置换的缓冲液的泵入量达到所述第一超滤浓缩液的重量的6~10倍时,等体积缓冲液置换即完成,得到等体积缓冲液置换后的超滤浓缩液;其中,所述待置换的缓冲液选为10~30mM的组氨酸-盐酸缓冲液,pH范围在5.5~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