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驳接钳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8353.5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邹裕青;骆晨芳;周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1R43/033 | 分类号: | H01R43/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驳接钳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导线驳接钳,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转轴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夹持部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与第二把手固定连接,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转轴部铰接,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夹持结构,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夹持结构,第一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口与第二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口相对,第一弧形夹持结构和第二弧形夹持结构之间能够容纳第一导线的第一导电芯,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能够容纳第二导线的第二导电芯。本发明的导线驳接钳缠绕效率高,缠绕效果好,能够避免运维人员触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驳接钳。
背景技术
在电网企业,在用户新装的电能表在安装的过程当中,由于要保证供电的服务质量,在接入电源的这个过程当中是不能够停电,需要带电操作的,低压带电接火是电网配电运维工作人员经常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必备的一项技能之一,在剥好导线之后,需要将两根金属导线缠绕在一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穿好安全带爬上电线杆上,要戴好绝缘手套,将两根金属导线的分成多根细小的金属丝,然后再一根根重新的缠绕在一起,需要保证绑扎结实,才不会接触不良。
由于这种传统的作业方式,整个过程都是用手工操作的,需要用手去缠绕两根带电的金属导线,缠绕效率低,缠绕效果难以保证,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绝缘手套容易磨损,还存在触电的安全风险,而且在杆上作业过时间长,也十分考验运维工作人员的体力素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驳接钳,其缠绕效率高,缠绕效果好,能够避免运维人员触电。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导线驳接钳,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转轴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通过所述转轴部铰接,所述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口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口相对,所述第一弧形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持结构之间能够容纳第一导线的第一导电芯,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能够容纳第二导线的第二导电芯,驱使所述导线驳接钳相对所述第一导线的中轴线转动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导电芯缠绕在所述第一导电芯上。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口的表面设置有圆滑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导电芯能够在所述圆滑结构上滑动。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持结构的弧形面均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的螺纹线走向对应所述第二导电芯相对所述第一导电芯的缠绕方向。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部上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的相对转动。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弧形面的圆心角小于180°,以及,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弧形面的圆心角小于180°。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弧形刀片。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座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活动设置。
作为导线驳接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部设置有胶座,所述胶座上设置有绝缘胶带,所述绝缘胶带能够相对所述胶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序电流互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硫化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