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局能耗优化的火电机组调峰调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7711.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辉;辛刚;袁森;赵中华;崔福兴;董信光;张利孟;周春生;王家新;王海超;刘科;刘景龙;杨兴森;胡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张红莲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局 能耗 优化 火电 机组 调控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全局能耗优化的火电机组调峰调控方法及系统,先将需要调峰调控的电网划分成不同的分块区域;对划分好的分块区域内负荷、新能源场站以及火电机组进行统计,并标记坐标;计算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发电出力的加权位置;比较分块区域内用电负荷与发电量,并标记出具有调峰资源的分块区域;当该分块区域内需要调峰时,该分块区域内的火电机组首先参与调峰,调峰的先后顺序按照与负荷用电加权位置由远及近的顺序,当该分块区域内所有火电机组参与调峰,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则寻求其他分块区域进行调峰资源;负荷用电需求、火电机组出力、新能源场站出力均动态更新,加权位置也动态更新。本发明提升了整体用电的经济性,同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能耗优化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全局能耗优化的火电机 组调峰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风电、火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明确了可再生能 源费发电的优先发电地位,同时为了确保电力实时平衡,火电机组需要提供调峰 辅助服务支撑电网调峰。当前,火电机组调峰主要依靠省级电网或分块区域电网 在全省或分块区域内的调峰需求确定调峰机组组合,即火电机组整体的调整空间 需适应全网用电负荷与新能源场站发电出力。
从整体的电力发、输、配环节来看电力供需存在经济性较差的问题,主要是 火电机组调峰组合的确定中未考虑可再生发电的地理位置、输电线路线损及用电 负荷需求变化。
(1)由于分块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电网调峰时,机组调峰组合是在 分块区域内统一调配的,有可能存在远距离提供调峰资源,导致分块区域内整体 的输电线损增加的情况;
(2)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快速增长时,不同部分分块区域的用电负荷也 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由于电网调控是在整个分块区域内用电负荷的变化来 考虑调峰需求的,也可能导致远距离输电的状况,导致整体经济性下降。
当前电网调峰调配时,主要以省级调控为主,当新能源场站发电时,省级调 控根据运行经验安排某些电厂调峰,当新能源场站大发且全省用电负荷处于较低 水平时,省内所有机组全部参与调峰,保证电力平衡。该方案虽然保证了新能源 场站消纳,减少了煤炭发电等的消耗,但未考虑负荷、各类型电源的地域属性, 容易出现电源远距离输送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输配损耗。
本发明从电力系统潮流优化的角度提出局域优化的方案,充分考虑新能源场 站、火电等主要电源及电网负荷的地域属性。
现有技术1(Bai L,Li F,Cui H,et al.Interval optimization basedoperating strategy for gas-electricity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consideringdemand response and wind uncertainty[J].Applied Energy,2016,167(apr.1):270-279.)白临泉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和风电不确 定性的区间优化的电-气联合网的运行策略。
现有技术2(黄俊.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运行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 大学,2019.)黄俊研究了简单的电网潮流优化到复杂的含微网的电-气联合网, 对源-网-荷整个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协调优化,实现整体上的经济最优以及环保性 最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全局能耗 优化的火电机组调峰调控方法,基于综合考虑火电机组出力、负荷侧应用需求、 新能源场站发电状况等条件实现火电机组调峰组合优化调度。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全局能耗优化的火电机组调峰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需要调峰调控的电网划分成不同的分块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