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酯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7602.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勇;李剑政;徐潇;李庆延;张鹏;石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内酯 型槐糖酯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所提出的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脂含量的测定方法;因为化妆品中的槐糖脂含量是决定卸妆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化妆品生产和检验环节都需要快速的检测出槐糖脂的含量;故而本发明首次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脂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能够对槐糖脂进行定量测定;最优的色谱条件为AQ‑C18色谱柱,色谱柱温度为25℃,进样量10μL;流动相包括有A相和B相,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比为5:95的甲醇:0.01M乙酸铵溶液;流速为0.65mL/min;并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洗脱;ELSD检测器的条件为:漂移管温度90℃,增益300,气体流量32psi,喷雾器处于冷却状态,该测定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出槐糖脂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槐糖酯的定量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槐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其具有常规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通用性能,而且还具有无毒、100%可生物降解、耐温、耐高盐、适应pH范围广及对环境友好等特性。槐糖脂可应用于石油、环保、医药、食品、化妆品、洗涤、家居护理、农业、饲料等领域,可达到部分或完全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使用。槐糖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低毒、生物可降解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诸多优点,且在化妆品的应用中,槐糖脂的含量大小也是决定卸妆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槐糖脂的研发、生产和验收环节中都需要快速的检测出槐糖脂的含量;故而本发明首次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脂含量的测定方法,并且化妆品卸妆效果的好坏也是取决于内酯型槐糖酯的含量高低。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内酯型槐糖酯的含量测定是一个验证化妆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采用HPLC/TOF/MS法对槐糖脂进行定性的测定,未有提到如何测定内酯型槐糖酯;所以如何快速准确的测定内酯型槐糖酯含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如:还未有一种高效、快速测定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具体为一种发酵液中内酯型槐糖酯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工作溶液配制
称取槐糖酯标准品,并采用50%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定容,得到浓度为15mg/mL的溶液A;再采用50%乙醇水溶液稀释溶液A得到0.75mg/mL、1.5mg/mL、7.5mg/mL、12mg/mL的梯度浓度标准工作液;
(2)待测品制备
称取待测品,用50%乙醇水溶液稀释得到浓度为100mg/mL的溶液C,然后进行超声萃取后进行离心处理,最后用离心后的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滤液;
(3)液相色谱分析
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对步骤(1)得到的梯度浓度标准工作液和步骤(2)得到的滤液进行分析,利用ELSD检测器进行检测;
色谱条件:采用AQ-C1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温度为25℃,进样量10μL;流动相包括有A相和B相,所述A相为乙腈,B相为体积百分比为5:95的甲醇:0.01M乙酸铵溶液;流速为0.65mL/min;梯度洗脱条件为:
0min-10min:A相与B相的体积百分比由5%:95%逐步递增至16%:84%,
10min-15min:A相与B相的体积百分比达到16%:84%时保留5min持续洗脱5min;
15min-16min:A相与B相的体积百分比由16%:84%逐步递减至5%:95%;
ELSD检测器的条件为:漂移管温度90℃,增益300,气体流量32psi,喷雾器处于冷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7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