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填料及其超重力脱除NOx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6873.2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超;祁贵生;刘有智;袁志国;焦纬洲;张巧玲;郭强;成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8;B01D53/00;B01D53/56;B01J27/04;B01J35/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光催化剂 填料 及其 重力 脱除 no base sub | ||
1.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将25-30ml钛酸四丁基加入10-20ml乙酰丙酮中;然后将15-20g硫脲溶于50ml乙醇溶液中;将硅酸铝纤维浸泡在混合溶液中,制备了以TiS3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其中3表示S/Ti摩尔比;室温搅拌1-3h后,在水浴中50-70℃加热4h,反应结束后,将硅酸铝纤维从溶胶中取出,然后在120℃空气中干燥6h;干燥的材料在500℃下煅烧3小时;得到硅酸铝纤维材料;
(2)在金属框架四周每间隔3-5mm打一个孔,将步骤(1)制作的硅酸铝纤维材料穿过该孔交叉排列,在金属框架内形成菱形孔状的网,再将网卷制成若干不同直径的圆筒;
(3)将步骤(2)制成的圆筒按照同心圆形式卡扣在填料下托盘上,相邻两个圆筒之间需留有20-50mm间距作为光照区。
2.一种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紫外光照射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光催化剂的填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一侧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在旋转填料床外壳上方设有两根UV灯管作为紫外光照射装置;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内设有负载光催化剂的填料,进液口设有液体分布器,进气口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沿超重力机内部环绕一周,气、液分布器上分别设有若干通孔,气体分布器通孔直径为10-20mm,液体分布器通孔直径为10-30mm,相邻通孔的间距为1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紫外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只固定在填料下托盘上,填料上方至旋转填料床外壳留有30-60mm空间,作为气液接触场所。
4.一种超重力脱除NOx的装置,包括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紫外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液槽,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进气口与综合烟气分析仪、风机和炉膛连接,吸收液槽通过液泵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进液口连接,出液口和吸收液槽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出气口连接氮氧化物检测设备;
填料上方为被高速旋转的填料所剪切、雾化的吸收液与NOx气体接触的场所,强化传质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重力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外壳为可视化外壳。
6.一种超重力脱除NOx的工艺,采用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超重力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吸收液槽中加入吸收液;
第二步,通过液泵调节吸收液流量为5-20L/h,按液气比为0.1-1L/m³的比例调节烟气流量,将吸收液槽中的吸收液输送到超重力旋转填料床;
第三步,打开紫外线灯,所选紫外线波长为420nm;
第四步,调节烟气流量为20-100m³/h,通过风机由进气口进入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与吸收液在床内实现逆流接触;
吸收液在床内被高速旋转的填料旋转成细小的液滴、液丝、液膜,极大地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气液两相在超重力场下进行热、质同传;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紫外光照射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OH和·O2-,将NO氧化成更高价态的NO2-和NO3-;
处理后的液体经出液口进入吸收液槽,然后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气体再经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及NaNO2作为肥料实现资源化回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重力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30wt%的H2O2溶液;处理过程中,待吸收液中H2O2浓度低于20wt%,则更换吸收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重力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的温度为5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68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