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5359.7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章丽莎;孙逸夫;张金红;魏纲;李冰河;赵春艳;张昌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9/10;E02D19/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定位 导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及其使用方法,该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包括带孔钢管、注浆导向管和注浆导管;所述带孔钢管由前端锥子状尖头、中间带孔段、后端无孔段和封口组成;所述带孔钢管的中间带孔段上沿轴向对称均匀设置两列径向注浆孔,对称均匀设置两列抽水孔,且两列径向注浆孔与两列抽水孔在带孔钢管的横截面上错位正交,且径向注浆孔直接连接注浆导向管与外界岩土层,抽水孔连接抽水通道与外界岩土层,进而实现抽水与注浆同步进行。本发明通过抽水和注浆的分离,实现了对已有注浆技术的改进,提高了预防和治理地下水渗透破坏问题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地下水引起的工程渗透破坏的预防和快速治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位注浆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种工程中,例如,在开挖矿山中,可用于加固基岩以及矿山边坡,通过液压、气压或电化学的方法,把某些能很好地与岩体固结的浆液注入到岩土体的空隙中,达到改善岩土体物理性质的目的;在路基加固中,利用定位注浆技术对路基进行加固,防止其坍塌造成损失;在地下连续墙开挖过程中,由于连续墙受力的变化,容易引起接缝渗漏,墙外水土流失,为此预先对连续墙接头进行注浆堵缝,定位注浆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现有的注浆技术不能直接对饱含地下水的岩土层进行注浆,无法对地下水引起的工程渗透破坏进行预防和治理。
在岩土工程领域地下水复杂渗流极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建设的破坏,危及人身安全,除地下水渗流破坏以外,还有很多工程建设有关地下水渗透破坏的问题,例如:在基坑工程中的“管涌”、“突涌”现象,是主要的地下水渗透破坏形式,将导致基坑塌陷甚至整体失稳;道路路基和边坡的施工建设中遇到连续强降雨天气可能也会造成路基的塌陷和边坡的滑坡等问题;地下水还会对岩石或土层中水位以上的建筑物基础产生的浮托作用,当地下水浮拖力超过基础承受的范围时,建筑物地下室的墙柱结构将发生剪切破坏,对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能对地下水引起的工程渗透破坏进行预防和治理,针对已有定位注浆技术存在的不足,急需一种施工方便、快速高效的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施工工期长且施工方法适用性小等问题,实现了既能快速定位注浆同时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该降排水定位注浆导管包括带孔钢管、注浆导向管和注浆导管;
所述带孔钢管由前端锥子状尖头、中间带孔段、后端无孔段和封口组成;所述带孔钢管的中间带孔段上沿轴向对称均匀设置两列径向注浆孔,对称均匀设置两列抽水孔,且两列径向注浆孔与两列抽水孔在带孔钢管的横截面上错位正交;所述带孔钢管表面的抽水孔中设置有反滤土工布,用于反滤岩土层中的地下水,将地下水抽走但保留泥砂;所述封口用于密封带孔钢管,其上设置有中心通孔和若干通水孔,所述中心通孔内壁套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注浆导管穿过中心通孔,通过橡胶密封圈限制注浆导管的位移;
所述注浆导向管内套于带孔钢管中,与带孔钢管之间形成抽水通道,并在前端面与带孔钢管固定密封连接;所述注浆导管伸入注浆导向管内部,其端头以套筒形式固定连接环向包裹橡胶的电磁铁限位器,在电磁铁限位器和注浆导向管前端面之间设置环向包裹橡胶的活动铁块;所述注浆导向管作为电磁铁限位器和活动铁块的活动通道,电磁铁限位器和活动铁块之间形成与注浆导管连通的注浆空间,电磁铁限位器通电后具有磁性,吸住活动铁块,从而控制活动铁块的位置实现注浆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锥子状尖头与中间带孔段经焊接技术无缝连接,是为了在钻孔之后可以更加方便地顶入岩土层;所述后端无孔段与中间带孔段一体铸成,是为了在注浆时露出在岩土层外的部分不会溢出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升降调节支架的车库
 - 下一篇:一种举叉一体挂弹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