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5285.7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英;徐成华;田黎霞;杨皓;王娟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皓 |
| 主分类号: | F01N3/22 | 分类号: | F01N3/22;F01N3/34;F01N3/28;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7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效汽车尾气净化器,在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直接连接组合预混器与三效贵金属催化剂的汽车尾气净化器,预混器采用喷射流混合器,预混器的喷射动力气为汽车发动机尾气,预混合器的被引入气体为汽车尾气净化器出口气体,当发动机温度达到590~1100℃时,被引入气开始输入,输入流量为喷射动力气的5%~30%,由此降低进入催化剂床层的反应温度,使催化剂床层的反应温度保持在560~760℃,由此减少贵金属晶粒的水热长大,贵金属催化剂使用大大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节能、环保领域,是一种有效减少气体废弃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原工学院周光辉等CN106494187A公告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及排烟全热回收车内供热系统,实现动力系统全热回收和车内零能耗高效供热。包括动力发动机冷却液与排烟复合热回收供热子系统、复合热回收供热控制与调节子系统以及连接管道;所述排烟复合热回收供热子系统包括汽车发动机、节温器、蓄热水箱、车内热回收采暖换热器、车外辅助换热器、动力发动机燃气排烟热回收型换热器、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以及连接管道;所述复合热回收供热控制与调节子系统包括节温器、电动控制阀、车内外换热器风机转速控制器以及连接管道。本发明通过利用冷却液及排烟系统的余热作为热源给车内供给热量,解决过渡季节和冬季的供热问题,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孙亮CN104514597A公开了一种以汽车尾气排放冷却、冷凝净化系统,本系统由(1)制冷压缩机组和(2)汽车尾气冷却、冷凝净化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1)制冷压缩机组:将汽车空调压缩泵更换成制冷泵,把压缩机排气、回气管线接至汽车排气管末端的汽车尾气冷却、冷凝净化器,启动制冷;(2)汽车尾气冷却、冷凝净化器:该净化器外壳采用不锈钢薄板冲压制型,内部规律安装气体倒流隔板,在隔板的进气侧附有制冷管线,待汽车尾气经过本净化器时,迅速将其冷却,冷却后将冷凝水排至过滤槽内,在过滤槽内有过滤棉,在过滤槽的底部隔板下安装了制冷系统的排气管,用排气管的高温对过滤棉进行加热,使冷凝水立即蒸发,脱离冷却、冷凝净化器,净化过程完成。
常州市浩峰灯具厂蔡浩平CN105649739A公告了一种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排烟管,包括排烟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本体包括进烟管、冷却管、过滤管、净化管及消烟管,所述进烟管与冷却管前面连接,冷却管后面与过滤管前面连接,过滤管后面与净化管前面连接,净化管后面与消烟管连接,所述冷却管内套装有小筒体,小筒体与进烟管及过滤管相连通,小筒体与冷却管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空腔中注入冷却水,所述过滤管内设有两根相交错的过滤板,过滤板中设有过滤器,所述净化管内设有还原蜂窝瓷和氧化蜂窝瓷,消烟管上面设有喷雾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尽可能全面处理汽车尾气,减少尾气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尾气排烟管。
根据以上发明专利可以看出,有意识的控制三效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而三效贵金属催化剂的水热失活的避免方法就是控制三效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作温度,重要的检测点就是催化剂反应器前的温度。
三效催化剂工作温度过低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低,不能完全转化有害气体,最低适宜的温度是350℃。有害气体能够最大转化。
三效催化剂工作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活性永久失活,最高适宜的温度是600℃。
实际上,把工作温度控制在350~600℃可以有效减弱贵金属的活性失活,这个我们在实验中已经验证。
而利用发动机启停过程尾气的特性来减弱贵金属催化剂活性失活,延长三效催化剂寿命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发明以下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皓,未经杨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