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5105.5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星矿山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1/02 | 分类号: | B02C21/02;B02C23/02;B02C23/00;B02C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齐玉巧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位 料颚破 履带式 移动 破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包括车架和位于车架底部的履带部,车架上安装有颚式破碎机、给料机、出渣仓、出料输送机、动力部和电控部,颚式破碎机包括鄂破进料斗,给料机包括倾斜的给料机架,给料机架的进料端低于出料端,给料机架尾端的侧开口为进料口,进料口的上方设有开口朝上的加料仓,出渣仓位于给料机和鄂破进料斗之间,出渣仓和颚式破碎机的排料端连接倾斜向上出料的出料输送机。本发明中给料机的低位给料倾斜结构,降低了原料的上料高度,同时降低整个移动破碎站的运输高度,满足运输的要求,同时又能够从上方加料,另外,通过出渣仓确保了给料过程中无溜料死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
背景技术
移动破碎站具有移动性强、一体化整套机组、降低物料运输成本、作业作用直接有效、组合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水电等经常需要搬迁作业的物料加工,特别是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水电工程等流动性石料的作业,用户可根据加工原料的种类,规模和成品物料要求的不同采用多种配置形式。
目前的移动破碎站体积较大,会出现运输尺寸超高的情况,无法满足运输要求,移动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给料机的进料端较高,上料高度大,给料机直接与破碎机相接,存在漏料溜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包括车架和位于车架底部的履带部,车架上安装有颚式破碎机、给料机、出渣仓、出料输送机、用于驱动履带行走的动力部以及用于控制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出料输送机的电机的电控部,颚式破碎机包括鄂破进料斗,给料机包括倾斜的给料机架,给料机架的进料端低于出料端,给料机架尾端的侧开口为进料口,进料口的上方设有开口朝上的加料仓,出渣仓位于给料机和鄂破进料斗之间,出渣仓和颚式破碎机的排料端连接倾斜向上出料的出料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车架采用两端翘起的船型框架。
优选的,所述给料机为板链式给料机,包括安装在给料机架上的主动轮、从动轮和绕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链板,上部链板的下方设有上托轮。
优选的,所述板链式给料机的工作链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
优选的,所述给料机架的底部两端分别铰接在给料支撑架上,两个给料支撑架分别固定在车架的顶部和端部。
优选的,所述颚式破碎机包括分体可拆卸的鄂破机架,颚口采用V型结构,颚式破碎机通过减震脚座与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输送机采用折边输送机,头部和尾部可伸缩以张紧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头部配有清扫器,尾部皮带下方安装有缓冲托辊,接料斗上设有篦条。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柴油发动机、液压泵和液压油箱。
优选的,所述电控部包括控制电柜,通过PLC对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和出料输送机的电机进行变频启动和无极调速,控制电柜还包括负载反馈自动调速模块和互锁保护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柜的操控面板为智能型触摸屏,并配有遥控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具有行走、破碎、运输的功能,给料机的低位给料倾斜结构,降低了原料的上料高度,同时降低整个移动破碎站的运输高度,满足运输的要求,同时又能够从上方加料,另外,通过出渣仓将给料过程中给料机与颚破进料斗之间所漏渣料全部溜入出料输送机,确保了给料过程中无溜料死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位给料颚破履带式移动破碎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给料机的结构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星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星矿山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