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3701.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安治强;李庆磊;古志强;陈帅;武宏亮;孙庆;张春林;钟龙;李海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3/003;G01L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冯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泵全检后 检验 出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关闭主泵轴封注入回路,并关闭位于安注补水回路与试验泵回路之间的调节阀;S2:启动试验泵回路;S3:打开所述调节阀,启动安注补水回路;S4: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阀的阀口大小,以调节试验泵回路的出口压力及流量,以模拟启动所述主泵轴封注入回路的轴封注入模式;S5:记录试验泵出口水压、试验泵本体油封回路压力、试验泵活塞动作行程及动作频率,评估或/和计算试验泵的泵组出力。该试验方法可在不向主泵真实注入的工况下实现试验泵检修后的试验泵的泵组出力的再鉴定试验,即避免了向主泵真实注入,可有效降低主泵轴封损坏的风险,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机组零部件检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测试水压试验泵全检后再检验该试验泵的泵组出力的常规试验方法为:试验前检查泵的截止阀(RIS164VB)(本发明中附图1中的调节阀20)处于关闭状态,相关阀门处于试验预设状态。试验泵30(RIS011PO)通过取水罐 10取水,通过管道经泵入口阀31(RIS135VB),逆止阀32(RIS267VB),经试验泵30(RIS011PO)及管道,经泵出口阀(截止阀RIS274VB)(附图1中的主泵上游的主泵隔离阀61)及主泵逆止阀62(RIS288VB)进入上充管线,经相关管道、阀门向主泵轴封进行真实注入,通过检查向主泵轴封的供水量、试验泵本体上的压力表33(RIS041LP)及试验泵本体上的油压,以验证试验泵30的泵组出力是否满足系统要求。
因为正常满功率运行模式(RP)下,要求主泵稳定可靠运行,为避免主泵轴封损坏,主泵轴封不允许引入外界不确定因素,所以受制于机组模式,不允许通过向主泵轴封注水的模式验证试验泵30的泵组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关闭主泵轴封注入回路,并关闭位于安注补水回路与试验泵回路之间的调节阀;
步骤S2:启动试验泵回路;
步骤S3:打开所述调节阀,启动安注补水回路;
步骤S4: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阀的阀口大小,以调节试验泵回路的出口压力及流量,以将试验泵出口压力调整到启动所述主泵轴封注入回路模式下对应的泵出口压力,以模拟启动所述主泵轴封注入回路的轴封注入模式;
步骤S5:记录试验泵出口水压、试验泵本体油封回路压力、试验泵活塞动作行程及动作频率,评估或/和计算试验泵的泵组出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关闭主泵轴封注入回路”包括:关闭位于主泵轴封上游的主泵隔离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包括:打开取水罐取水,并打开泵入口隔离阀,以使上述取水罐中的水通过管道依次流经所述泵入口隔离阀、泵逆止阀、试验泵、并经过所述试验泵升压至下游管道、一道流经压力表、及所述压力表下游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启动安注补水回路”包括:
打开位于安注补水回路上游的安注回路隔离阀;使流经所述压力表下游管道的水经过管道依次流经所述调节阀、所述安注回路隔离阀、安注回路逆止阀、位于储水罐入口处的第一隔离阀及第二隔离阀、最后进入所述储水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所述安注补水回路包括并列的三个所述安注补水回路,在进行所述试验泵全检后检验泵组出力的试验时,选择其中一个所述安注补水回路与试验泵回路接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之前,检查各个回路中的各个阀门的试验预设状态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钢卷的轧后冷却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拆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