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植株嫁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2675.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秋华 |
主分类号: | A01G2/38 | 分类号: | A01G2/38;A01G13/02;B65H35/07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植株 嫁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植株嫁接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柄,与固定柄对应的外壳另一侧位置设置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活动柄,固定柄与活动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剪切机构,活动柄的前端设置有导柱,通过导柱与剪切机构传动连接,外壳的一侧安装有胶卷,胶卷通过外壳内设置的送卷机构延伸至剪切机构处,本发明通过剪切机构形状能实现对胶卷的自动塑形,使得胶卷形成U形结构,便于对植株结合处的包裹以及后续剪切固定形成封闭结构完成固定,通过活动柄的复位运动能带动送卷机构运动,送卷机构带动胶卷运动,对胶卷进行自动放料,简化操作,方便操作人员的连续操作,节约时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植株嫁接固定器。
背景技术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对一些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柿,柑橘的一些品种)的繁殖意义重大,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
在嫁接后,接穗和砧木的结合处需要时间来进行形成层的修复连接,在这段时间,接穗和砧木的连接十分脆弱,需要用嫁接夹或用胶带等物体对结合处进行包裹固定,或采用专业的嫁接机器对植株进行集中嫁接后再安排对植株的种植,嫁接夹在使用时由于本体体积小,十分容易丢失与损坏,回收麻烦,且二次使用时需要进行多道消毒清洁工序以保证嫁接夹的清洁度,防止嫁接夹不干净导致的植株接口感染,较为繁琐,而嫁接机器的使用则会受到较大限制,只能在种植前进行统一安排,不具备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的植株嫁接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植株嫁接固定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柄,与固定柄对应的外壳另一侧位置设置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活动柄,固定柄与活动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剪切机构,活动柄的前端设置有导柱,通过导柱与剪切机构传动连接,外壳的一侧安装有胶卷,胶卷通过外壳内设置的送卷机构延伸至剪切机构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外壳包括外壳主体、滑槽、剪切口、胶卷卡槽、进卷口与导向通道,外壳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胶卷卡槽,胶卷通过胶卷卡槽卡扣固定在外壳上,胶卷卡槽下侧为送卷机构,外壳主体侧表面与送卷机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卷口,进卷口的内侧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尾端延伸至外壳主体前端位置设置的剪切口,剪切口呈U形,剪切口远离导向通道一侧的位置设置有与剪切口90°设置的滑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送卷机构包括导向柱、导轮、放大轮与弧齿条,导向柱设置在胶卷卡槽与进卷口之间,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进卷口与导向通道之间设置有一组导轮,导轮转动连接在外壳内,导轮分为主动轮与从动轮,弧齿条焊接固定在活动柄与转轴连接处的侧表面,通过放大轮与导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放大轮为上大下小的两段阶梯式的齿轮组,主动轮为上小下大的两端阶梯式结构,主动轮小直径段的侧表面设置有齿牙结构,与放大轮大直径齿轮结构啮合传动,放大轮小直径齿轮则与弧齿条啮合传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放大轮大小两齿轮之间通过棘轮结构连接单向传动,只沿主动轮逆时针转动方向单向传动,放大轮的顶端设置有安全钮,安全钮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放大轮的下端外侧套有压力弹簧,放大轮固定在安全钮与压力弹簧之间,通过转动安全钮可以对放大轮高度进行调节,当安全钮松开时,放大轮与弧齿条脱离,不再啮合,当安全钮旋紧时,放大轮与弧齿条啮合实现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秋华,未经杨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