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2647.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晏启祥;李彬嘉;吴悦;何川;李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F1/0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温 隧道 风冷 衬砌 散热 系统 | ||
1.一种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支护、防水层、风冷除热层、持力层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初期支护包括若干根锚杆和喷射的混凝土;所述初期支护上敷设防水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上设置风冷除热层;所述风冷除热层上设置持力层;在隧道衬砌内部每间隔100m埋设温度传感器;
在隧道的送风断面处设置两根横向进风管和一根环向进风管,所述横向进风管与环向进风管两端相连,且与一根埋设于隧道底部的纵向进风管相连通;气流通过设置于隧道外的轴流风机经纵向进风管、横向进风管压入环向进风管,并流入纵向冷却管;
所述隧道出风断面处布设两根横向出风管和一根环向出风管,横向出风管与环向出风管两端相连,且与一根纵向出风管相连通;气流从纵向冷却管流出,经环向出风管、横向出风管流入纵向出风管,并从设置于隧道外部的出风口流出;
所述环向进风管与环向出风管沿环向分段设置,且各段管道在工厂预制;所述环向进风管、环向出风管分段处设置可通过螺栓相连接头;所述环向进风管、环向出风管与纵向冷却管相连之处开设孔洞,并通过焊接将纵向冷却管固定安装于环向进风管和环向出风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为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除热层的厚度为20~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力层为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为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除热层包括若干根纵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埋设于陶粒混凝土中;所述陶粒混凝土中掺设钢纤维,并在陶粒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交界面处进行凿毛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冷却管在风冷除热层内单层布置,纵向冷却管为薄壁钢管,其直径为10~15cm;在所述纵向冷却管跨越衬砌接缝处设置柔性接头;所述纵向冷却管穿过嵌缝材料,并在纵向冷却管与嵌缝材料接触面处涂抹专用胶,所述除热层与持力层交界处设置横向止水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地温隧道的风冷式衬砌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纵向冷却管的直径和数量,包括:
S1、根据地层导温系数确定围岩变温带范围l,并分别计算持力层表面、持力层与风冷除热层交界面、风冷除热层与初期支护交界面、初期支护与围岩交界面、围岩变温带与恒温带交界面距隧道中心的当量半径r1、r2、r3、r4、r5;
S2、根据降温需求目标选定设置纵向冷却管前后持力层表面降温幅度ΔT,计算冷却管需带走的热流量ΔQ:
其中,L为高地温段长,λ1为钢筋混凝土导热系数,λ2为陶粒混凝土导热系数,λ3为喷射混凝土导热系数,λ4为围岩导热系数,h1为持力层表面与隧道内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S3、根据冷却管进出口空气平均温差ΔTf,拟定纵向冷却管直径d和冷却管数量n,并计算需风量Va和风速v:
其中,ρa为空气密度,cp为空气比热;
S4、根据风速v计算雷诺数Re,并进一步计算求得空气与管壁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h:
其中:μ为空气动力粘性系数,Pr为空气普兰特数,k为空气的热传导率;
S5、根据空气与纵向冷却管管壁的平均温差ΔTw,纵向冷却管直径d和冷却管数量n需满足下式:
S6、验证S3中拟定的纵向冷却管直径d和数量n,是否满足式(6),若不满足,则进行冷却管直径d和冷却管数量n的调整试算,直至满足为止;若满足,则初步得到纵向冷却管的直径和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6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痔疮膏的制做配方与技术
- 下一篇:一种农业植株嫁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