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2613.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志彦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扩展 适应 结构 生态 治理 河床 稳固 | ||
本发明涉及河床稳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河道和河水,所述河道的一端为地基,所述地基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一号空槽。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混凝加固层、土壤层、护坡、花草景观、树木种植槽、过滤层和阻挡块,用混凝加固层对河岸坡道进行加固,然后在上面用花草景观和树木种植槽对土壤层进行加固,防止土壤层被冲刷流失,同时花草景观和树木种植槽还可以过滤水分,过滤的水分通过土壤层流动,最后通过过滤层再次过滤进入河道中,使河道不会污染,同时阻挡块还可以阻挡河道,防止河道对花草景观和树木种植槽表面的侵蚀,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床稳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背景技术
河谷中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河槽,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纵剖面,在山区较陡,深槽与浅滩交替,多跌水、瀑布;平原区坡度较缓,微有起伏。平面形态:山区河床多狭窄顺直,岸线因山嘴突出而呈犬牙交错;平原区河床多弯曲或分汊,河床纵剖面是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该纵剖面的发展,受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控制,河流的下切面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河床经过水流的侵蚀,常常会发生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河流的生态治理中,只进行了生态的保护,没有对河床进行加固,对水土流失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使生态治理很不完善,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河流的生态治理中,只进行了生态的保护,没有对河床进行加固,对水土流失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使生态治理很不完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扩展适应结构的生态治理用河床稳固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河道和河水,所述河道的一端为地基,所述地基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开设有一号空槽,所述一号空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渗透复合板,所述地基的顶端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混凝加固层,所述地基的顶端设置有混凝加固层,所述混凝加固层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顶端铺设有护坡,所述护坡的顶端铺设有花草景观,所述花草景观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树木种植槽,所述土壤层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花草景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阻挡块,所述河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基柱,所述加强基柱的顶端固定铺设有防滑柱,所述防滑柱的一端与加固机构固定贴合。
优选的,所述河水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浆砌石,所述河道的顶端设置有浆砌石,所述河道的顶端设置有养殖层,所述养殖层顶端浆砌石的一端设置有水草植被。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设置有沿行道,所述沿行道的顶端铺设有防滑砖。
优选的,所述沿行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栏杆,所述栏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沿行道的内部上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道,所述沿行道的表面开设有排水道,所述沿行道的内部开设有二号空槽,且二号空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二号空槽的位置皆在一号空槽的两端,两个所述二号空槽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与排水道相连接,两个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污水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防滑砖的一端设置有闭合机构,所述闭合机构包括四号固定块,所述防滑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四号固定块,所述四号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防滑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五号固定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五号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志彦,未经付志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