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揉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2576.0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邓妙婷;刘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州凤鸣藤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揉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揉搓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上端固定有捻盘,捻盘的上方连接有外壳,外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入料口,外壳的内侧通过支撑环设置有转筒,转筒与外壳顶部中央位置安装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转筒内设置有揉捻机构与抖松机构,捻盘的表面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铰链连接在捻盘上的活动门封闭,活动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控制活动门的启闭,本发明的转筒分为内筒与外筒,内筒套装在外筒内,内筒内设置有揉搓装置,外筒与内筒的间隙内设置有抖松机构,通过伸缩杆带动揉筒的运动,能迅速的实现对揉筒内茶叶的释放,通过抖松机构对茶叶进行抖松重新混合,提高了茶叶揉捻的均匀度,减少了产品品质的差异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揉搓装置。
背景技术
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包含队茶叶的揉捻过程,一是为了做形,茶叶的外形是靠揉捻才能做紧,做细做成条或者颗粒状,二是是揉出茶汁,充分的搓揉,把茶汁揉出来冲泡的时候茶汤就会比较容易出味,还有部分茶,以碧螺春为例,外面一层白白的茶毫也要通过搓揉显的蓬松好看,这叫起毫工艺,随着茶叶加工的工业化,揉捻机也代替了人工揉捻的步骤,但是现有的揉捻机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揉筒在捻盘上的圆周运动对茶叶进行揉捻,被包裹在内侧的茶叶始终处于内侧,并不能很好地与外侧茶叶进行循环交换,导致茶叶的揉捻效果的不均匀,生产出的茶叶存在品质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在茶叶揉捻同时能对茶叶进行抖松保证茶叶揉捻均匀性的茶叶揉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揉搓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上端固定有捻盘,捻盘的上方连接有外壳,外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入料口,外壳的内侧通过支撑环设置有转筒,转筒与外壳顶部中央位置安装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转筒内设置有揉捻机构与抖松机构,捻盘的表面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铰链连接在捻盘上的活动门封闭,活动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控制活动门的启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捻盘包括盘体与捻条,盘体表面具有环形凹槽,凹槽的底面为平面,两侧为斜面,整体呈梯形结构,两侧斜面上设置有弧形的捻条,外侧捻条逆时针方向弯曲,内侧捻条顺时针方向弯曲,出料口设置在盘体凹槽结构底面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外壳分为上下两段结构,下段结构固定在捻盘上,上下段结构之间通过支撑环连接固定,支撑环包括环体、齿圈与滚轴,环体截面呈向内侧突起的等腰梯形,梯形结构的中间嵌有齿圈,上侧斜面处设置有若干滚轴,滚轴之间等距环形排布在环体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转筒包括外筒与内筒,外筒与内筒为一大一小两个圆筒,内筒直径为外筒直径的2/3,内筒的一侧与外筒内壁焊接固定,内筒的底面高于外筒的底面10cm设置,内筒的内侧与内筒外筒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架,内筒内侧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揉捻机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抖松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外筒的顶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落料环,落料环的内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两侧通过若干环形排布的连杆连接,外壳顶部入料口的底部设置有筒状凸起结构探入落料环结构内,外筒侧壁与支撑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凹槽结构,支撑环结构卡入对应凹槽结构内,外筒与下侧捻盘之间保持2cm的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州凤鸣藤茶有限公司,未经恩施州凤鸣藤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泵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