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耦气化煤电双用采暖炉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1980.6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C10J3/36;C10J3/20;F23L7/00;F23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 11881 | 代理人: | 贾融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煤电双用 采暖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耦气化煤电双用采暖炉,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炉膛主体,炉膛主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装配有第一炉栏、第二炉栏、第三炉栏与第四炉栏,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均与炉膛主体转动连接,第二炉栏与第三炉栏均与炉膛主体焊接连接,第一炉栏与第二炉栏的内部设置有三棱状的格栏,第三炉栏与第四炉栏内部设置有平面状的格栏。本发明通过富氧燃烧层、干燥层、干馏碳化层、解耦气化层与灰渣收集层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对原煤进行充分燃烧,并且能够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抽入富氧燃烧层进行助燃,能够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产生量,能够防止直接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解耦气化煤电双用采暖炉。
背景技术
采暖炉,以煤为主要燃料,多用于没有集中供暖或不具备燃气采暖条件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采暖费用较低,是取暖的理想选择,但是现有的采暖炉在燃烧煤炭时容易产生煤炭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污染气体与不节能燃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耦气化煤电双用采暖炉,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采暖炉在燃烧煤炭时容易产生煤炭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污染气体与不节能燃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解耦气化煤电双用采暖炉,包括炉膛主体,所述炉膛主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装配有第一炉栏、第二炉栏、第三炉栏与第四炉栏,所述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均与炉膛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炉栏与第三炉栏均与炉膛主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炉栏与第二炉栏的内部设置有三棱状的格栏,所述第三炉栏与第四炉栏内部设置有平面状的格栏,所述炉膛主体的内部通过第一炉栏、第二炉栏、第三炉栏与第四炉栏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富氧燃烧层、干燥层、干馏碳化层、解耦气化层与灰渣收集层,所述炉膛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两个注氧口,其中一个所述注氧口位于富氧燃烧层的位置,另一个所述注氧口位于解耦气化层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的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炉膛主体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位于炉膛主体的内壁且对应解耦气化层的位置,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位于炉膛主体的内壁且对应富氧燃烧层的位置,所述炉膛主体一侧面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栏内部格栏的间距为五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炉栏内部的格栏间距为四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顶端固定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主体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垫块,其中一个所述垫块位于第一炉栏一端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垫块位于第一炉栏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垫块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一端面固定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主体的内壁且对应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炉栏与第四炉栏的两侧与限位槽的内壁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炉栏内部格栏的间距为两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炉栏内部格栏的间距为一点五厘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富氧燃烧层、干燥层、干馏碳化层、解耦气化层与灰渣收集层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对原煤进行充分燃烧,并且能够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抽入富氧燃烧层进行助燃,能够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产生量,能够防止直接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正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