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氧剂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1118.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0;B32B29/06;B32B27/36;B32B3/24;B32B7/12;B32B7/02;B32B7/022;B32B7/023;B32B33/00;B32B37/12;B32B38/16;B32B38/04;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颜呈燕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氧剂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氧剂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氧剂包装膜包括耐油防水纸张,耐油防水纸张的相对两侧分别淋复一层打孔PE膜和打孔PET膜。打孔PE膜的厚度为25‑50μm,打孔PET膜的厚度为10‑15μm。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打孔均未击穿耐油防水纸张,避免脱氧剂包装出现漏粉现象,使该包装可以直接接触内含物,不会有粉尘漏出。同时,耐油防水纸张可以阻止内含物中的水分、油份侵蚀脱氧剂,避免因脱氧剂漏出造成的内含物污染等安全隐患及危害。本发明的脱氧剂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特别适用于包含指示标识的脱氧剂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氧剂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氧包装(FOA)是指在密封的包装容器内,使用能与氧发生化学反应,或能够催化氧发生化学反应的脱氧剂,除去包装容器内的游离氧,使被包装物能够在氧浓度很低(氧气<0.1%),甚至无氧状态下保存的一种技术。
用于实施脱氧包装的包装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气密性,尤其对氧气具有高阻隔性,具体要求对氧气的透过率小于20mL/(m2·24h·0.1MPa,20℃条件下)。包装材料或容器最好具有一定的强度,避免因负压引起收缩造成的外形不美观。目前脱氧剂均使用贯穿、单防或多防型的包装材料,这类脱氧剂应用干燥环境产品中,会因为包装材料的透气孔造成脱氧剂原料自身所带水分易被干燥环境吸收而散失,导致脱氧剂性能变差、不能有效地将包装内氧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
对包装容器外观有要求的产品,使用一般包装材料的置换型脱氧剂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不均衡且不稳定,易导致包装容器内呈负压状态;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和外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氧剂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氧剂包装膜,所述的包装膜包括耐油防水纸张,耐油防水纸张的相对两侧分别淋复一层打孔PE膜和打孔PET膜。
优选地,本发明的打孔PE膜的厚度为25-50μm,打孔PET膜的厚度为10-15μm。
优选地,本发明的打孔PE膜的孔间距为0.1-2.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脱氧剂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利用上胶网线辊将耐油防水纸张进行上胶,经过烘箱烘干,与PE膜进行粘接,然后对PE膜的裸露面进行电晕处理,放入烘房烘干24-48h,制成半成品Ⅰ;
步骤二、在压辊复合机器上增加一个针辊打孔装置,针辊要求如下:针辊外径100mm,内径60mm,针长度9mm,对步骤一制得的半成品Ⅰ中的PE膜进行打孔,制成半成品Ⅱ;
步骤三、利用上胶网线辊将打孔PET膜进行上胶,经过烘箱烘干,与步骤二制成的半成品Ⅱ中耐油防水纸张的另一面进行粘接,放入烘房烘干48-72h,制成半成品Ⅲ;
步骤四、利用针辊打孔装置对步骤三制得的半成品Ⅲ中的PET膜进行打孔,制成成品。
其中,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打孔均未击穿耐油防水纸张。
优选地,步骤一中的电晕处理工艺为:速度100m/min,功率4200KW,下机测试电晕值>38达因。
优选地,步骤二中,打孔速度为80-90m/min,压辊复合机器的压辊压力为0.2-0.25MPa。
优选地,步骤三中,打孔速度为80-90m/min,压辊复合机器的压辊压力为0.1-0.15MPa。
优选地,PE膜和PET膜的打孔尺寸为2.5×2.5mm、1.5×1.5mm、1×1mm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