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0532.4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张莹莹;王磊;曹燕;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50/00;B01D47/06;B01D53/18;B01D53/14;B01D53/32;G01D21/02;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吸附 处理 废气 废水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
喷淋模块、静电吸附模块、悬浮物过滤模块、悬浮物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强化电吸附模块、生化处理模块、液位检测模块、离子检测模块、评估模块、显示模块;
喷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一引风机将废气引入喷淋室内,利用喷淋室内的喷淋装置对废气进行喷淋处理,对废气进行洗涤,洗去大部分粉尘颗粒和一部分油气,并将喷淋得到的废水引入废水池中;
静电吸附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二引风机将经过喷淋处理以后的废气引入到静电吸附塔内,利用静电吸附塔内的高压静电装置对废气中粉尘和油气进行二次清理;
悬浮物过滤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进水管将废水池内的废水注入砂滤装置,利用砂滤装置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去除;
悬浮物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固体悬浮物传感器检测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
无线通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基于WiFi/4G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数据的传输;
中央控制模块,与喷淋模块、静电吸附模块、悬浮物过滤模块、悬浮物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强化电吸附模块、生化处理模块、液位检测模块、离子检测模块、评估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各个模块的正常运行;
强化电吸附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强化电吸附装置和智能控制器对悬浮物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强化电吸附操作;
生化处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MBR反应器中设置的MBR膜组件对强化电吸附后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液位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废水池的液面高度,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
离子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离子检测器检测所述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对应水位的离子浓度;
评估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评估程序根据检测得到的对应水位的离子浓度数据对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检测到的废水池的液面高度、悬浮物浓度、离子浓度以及处理评估结果的实时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用于将污水从进水管泵入砂滤装置,后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用于将处理罐内的废水泵入MBR反应器,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用于将MBR反应器内处理后的污水泵出,进水管、前连接管、每个罐口、后连接管以及出水管上均安装有开关阀,开关阀用于开闭相应的管道和罐口,智能控制器与各水泵、离子检测器以及开关阀连接,智能控制器能接收离子检测器的检测信息,并控制各水泵以及开关阀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电吸附装置包括若干组电吸附处理单元,所述若干组电吸附处理单元在所述基于电吸附处理的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内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将处理罐内的空间隔离为若干段;
每组电吸附处理单元均包括平行竖立的一阳极金属板和一阴极金属板,且电吸附处理单元之间阳极金属板和阴极金属板交替布设,相邻金属板的过水通道上下交替,使得废气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内的污水在金属板间上下蛇行,阳极金属板和阴极金属板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能使阳极金属板带正电,阴极金属板带负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5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