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客户端上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客户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0200.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李威;陈运雷;胡雪明;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67 | 分类号: | H04L1/1867;H04L61/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客户端 上线 方法 网络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客户端上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客户端,属于通信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持网络侧控制客户端重传上线请求报文的方法,通过由网络设备为客户端确定上线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将发送时间间隔通过通告报文传递给客户端,有助于客户端按照网络侧指定的时间间隔重传上线请求报文。本技术方案中,网络侧的角色从被动地响应客户端的上线请求发送行为演变至主动地控制客户端的上线请求发送行为。因此,显著加强了网络侧对重传机制的干预,有助于避免雪崩效应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和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客户端上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客户端。
背景技术
上线流程通常涉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具体而言,客户端会生成和发送上线请求报文,从而请求接入网络所需的参数。服务器会对上线请求报文进行响应,返回应答报文。客户端根据应答报文携带的参数接入网络。此外,在部署了中继的场景下,会由中继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转发上线请求报文或应答报文,从而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能够正常交互。
在上线流程中,上线请求报文的重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而言,客户端发送上线请求报文后,上线请求报文具有被服务器或中继延时处理或丢弃的概率,导致服务器或中继并没有返回对上线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在目前的上线流程中,在客户端没有收到应答报文的情况下,客户端会确定预先配置的固定时长;或者,客户端对初始时长进行指数衰减,从而确定时长。客户端确定出一定的时长后,会每隔该时长,重新发送一次上线请求报文,直到收到服务器或中继返回的应答报文为止。
然而,目前上线请求报文的重传依赖于客户端独立实现,网络侧(如服务器或者中继)缺乏对重传机制的干预。由此可见,目前的方法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客户端上线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客户端,能够加强网络侧对重传机制的干预,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方法的局限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客户端上线的方法,以该方法从网络设备一侧的角度描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网络设备生成通告报文,所述通告报文携带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通告报文,所述通告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客户端将上线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调整为所述第一时长。
以上提供了一种支持网络侧控制客户端重传上线请求报文的方法,通过由网络设备为客户端确定上线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将发送时间间隔通过通告报文传递给客户端,有助于客户端按照网络侧指定的时间间隔重传上线请求报文。相对于由客户端自行确定发送时间间隔以重传上线请求报文的机制而言,网络侧的角色从被动地响应客户端的上线请求发送行为演变至主动地控制客户端的上线请求发送行为。因此,本技术方案显著加强了网络侧对重传机制的干预,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客户端上线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避免客户端按照自行确定的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无控制重传而触发的雪崩效应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和鲁棒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server,DHCP server,即DHCP服务器)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elay,DHCP relay,即DHCP中继),所述第一客户端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客户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client,DHCP client,即DHCP客户端)。
上述实现方式能够复用DHCP的组网架构,因此提高本技术方案的可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告报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报文,所述DHCP报文包括重传选项,所述重传选项包括所述第一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