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9990.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1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饶红霞;黎江;徐雍;鲁仁全;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余胜茂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ask cnn 地图 地理环境 自动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瓦片地图的收集;2)通过对手动标记地理环境的瓦片地图进行预处理获得训练集;3)Mask R‑CNN的环境部署;4)根据Mask R‑CNN理论构建神经网络模型;5)训练神经网络;6)地图地理环境的自动识别。本发明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以labelme标记的训练集喂入构建的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使得地图数据能自动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自动识别,能够精确地自动识别地图中的地理环境,减少了人工对数据的输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一幅普通地图的地理环境有水系、地貌、植被、居民点、交通等。此外,地图上用以说明各地理环境的名称、特征、质量和数量的文字及数字叫注记。地图的要素是采用一定颜色的点、线、几何图形表示,这些点、线、几何图形叫做地图的符号,它是地图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地物的形状、大小,而且也能给出地物的质量、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广泛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部门和领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地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图数据量大、精度高、内容复杂,而采用扫描仪或传真机将地图图象自动输入到计算机的方法,只能输入原始图象而不能提取隐含于地图内的各种地理环境,无法代替地图的人工输入,导致现有采用人工将地图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的作法,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本方法能够精确地自动识别地图中的地理环境,减少了人工对数据的输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地图地理环境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瓦片地图的收集;
2)通过对手动标记地理环境的瓦片地图进行预处理获得训练集;
3)Mask R-CNN的环境部署;
4)根据Mask R-CNN理论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5)训练神经网络;
6)地图地理环境的自动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具体内容为:
通过电子地图下载器开源软件对瓦片地图进行下载,下载完图片之后输出下载图片的拼接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具体内容为:
利用labelme开源软件手动对瓦片地图中的地理环境进行标记,保存之后自动在文件目录后生成与图片同名的json文件,对获得的json文件进行批量解析进而获得训练模型所需要的训练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内容为:
安装Anaconda3数据科学包、安装tensorflow开源软件库、下载Mask R-CNN开源项目和在coco数据集上预训练权重mask_rcnn_coco.h5、安装pycocotools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具体内容为:
根据Mask R-CNN理论模型,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图像地理环境特征提取与地理环境建议区域确定层,地理环境目标框体形成层和输出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的具体内容为:
根据步骤4构建的神经网络重写一个训练类,根据步骤2得到的训练集喂入已经构建好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得到一个训练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楼梯梁的制作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复合能源发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