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组织废气中乙腈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9844.3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芳;蔡芬芬;王赛赛;叶家铭;尚挺;余丹丹;郑淇隆;葛峰卫;张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组织 废气 中乙腈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组织废气中乙腈的检测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样管解析效率测定;S2、样品采集;S3、乙腈解吸:将采样后的采样管内活性炭移至解吸瓶中,加入解吸液进行乙腈解吸;S4、标准溶液制备;S5、标准曲线制备:取步骤S4中所制得不同浓度的乙腈标准溶液测定不同乙腈浓度下所对应的峰面积,绘制标准乙腈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S6、样品测定,测得峰面积值后对照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的乙腈浓度;S7、浓度计算:根据所得样品乙腈浓度计算所采样有组织废气乙腈浓度。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快速得到所采样活性炭采样管内乙腈浓度并通过计算得出所采样有组织废气的乙腈浓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组织废气中乙腈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乙腈又名甲基氰,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有类似于醚的特殊气味,有优良的溶剂性能,能溶解多种有机、无机和气体物质。有一定毒性,与水和醇无限互溶。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这也使得在与乙腈有关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泄漏的乙腈对环境造成污染并进一步损害人体的问题。因此,在此类环境中如何实现高效、准确的测定乙腈浓度是十分重要的,有待提出一种针对有组织废气中乙腈进行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实现可快速、准确的对环境中乙腈浓度进行测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有组织废气中乙腈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有组织废气中乙腈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样管解析效率测定:测定同批次所需使用活性炭采样管的解析效率;
S2、样品采集:使用活性炭采样管在待测环境中采集有组织废气,并测定采样点的温度与大气压数值;
S3、乙腈解吸:将采样后的采样管内活性炭移至解吸瓶中,加入解吸液进行乙腈解吸;
S4、标准溶液制备:取多支容量瓶,分别装入一定量乙腈以及解吸液,配置得到0~4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多组乙腈标准溶液;
S5、标准曲线制备:取步骤S4中所制得不同浓度的乙腈标准溶液1.0μL,分别放置入气相色谱仪测定不同乙腈浓度下所对应的峰面积,并绘制标准乙腈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S6、样品测定:使用S4中气相色谱仪的相同操作条件对样品进行检测,测得峰面积值后对照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的乙腈浓度;
S7、浓度计算:根据所得样品乙腈浓度计算所采样有组织废气乙腈浓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采样后的活性炭采样管内乙腈解吸后进行色谱分析,并将其出峰结果带入至率先利用乙腈标准溶液所制备好的乙腈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中进行比对,实现快速得到所采样活性炭采样管内乙腈浓度,进而通过计算得出所采样有组织废气的乙腈浓度,实现可有效、快捷的对采样点的有组织废气进行乙腈检测。
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中将活性炭采样管分为两组,第一组活性炭采样管两端打开后以500mL/min 流量采集 15min 有组织废气样品;第二组活性炭采样管在同一高度下打开后立即闭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组活性炭在同一采样点处打开后立即闭合实现空白采样,使得在后续第一组活性炭采样管测得浓度后可减去第二组活性炭采样管内所测得的浓度,进而排除活性炭采样管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实现更加准确的得到在采样点处活性炭采样管所采集到的乙腈浓度,最终计算得到的采样有组织废气中乙腈浓度也将更加准确。
进一步设置为:所采用解吸液为丙酮-二硫化碳溶液,其内丙酮与二硫化碳体积比为: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