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莜麦生物学特性的旱地莜麦高产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8453.X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郑敏娜;皇甫红芳;王慧;杨富;康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2;A01C1/06;A01N51/00;A01N47/02;A01N43/36;A01N37/46;A01N43/653;A01N47/18;A01N47/26;A01N47/22;A01N25/00;A01N43/38;A01N3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 地址: | 037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莜麦 生物学 特性 旱地 高产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莜麦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莜麦生物学特性的旱地莜麦高产种植方法,包括整地、覆膜、制种、播种、田间管理,最后收获成熟莜麦,其中,通过在种植地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全地面覆盖,并在地膜上开出对用于播种的位于沟的上方的开口,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水分蒸发,促进作物水分吸收,另外,通过在制种时采用种衣剂和催芽剂包裹种子,并且在田间管理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措施和除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虫害,提升废料的利用效率,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作物的防虫害、生长发育效率和吸水效率,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实现了旱地的莜麦的高产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莜麦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莜麦生物学特性的旱地莜麦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莜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外面常具砂套。秆直立,高可达100厘米,叶鞘松弛,鞘缘透明膜质;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质软,微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分枝纤细,小穗含小花,穗轴细且坚韧,无毛,颖草质,外稃无毛,内稃甚短于外稃,颖果与稃体分离。6-8月开花结果。可磨面制粉作各种面食,或栽培作牲畜精饲料。
然而,由于半干旱区降雨少,降雨分配不均,季节性干旱天气频繁发生,加之对种植不重视,导致莜麦产量低而不稳,比较效益低。因此,急需一种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莜麦生长,实现绿色增产增效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莜麦生物学特性的旱地莜麦高产种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莜麦生物学特性的旱地莜麦高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地:在土壤中施用250-300kg/亩肥料,进行20-40cm深翻土地,扒细,在地面上进行开沟,沟深15~20cm、沟距25~35cm;
S2、覆膜:在种植地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全地面覆盖,并在地膜上开出对用于播种的位于沟的上方的开口;
S3、制种:用种衣剂和催芽剂混合并包裹种子;
S4、播种:在沟内上均匀施洒莜麦种子,每亩种子用量为0.8-10kg,然后覆土3cm;
S5、田间管理:进行病虫害防治措施和除草措施;
S6、收获:莜麦成熟后,及时机械收获。
优选的,所述肥料为农家肥、复合肥中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种衣剂为氟虫腈、咯菌腈、精甲霜灵、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中的多种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催芽剂按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吲哚乙酸20~30份、萘乙酸10~15份、赤霉素1~2份。
优选的,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追肥措施:在出现脱肥现象时,喷洒叶面肥,喷洒量为5~10kg/亩。
优选的,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重量比取草木灰5-10份和3份过磷酸钙浸出液,加入100份雨水中,充分搅拌后,浸泡12-14小时,取其澄清液作为叶面肥备用。
优选的,所述复合肥为氮磷复合肥,其中氮、磷的含量比为3:1。
优选的,所述除草措施具体为:
当幼苗出土后,进行第一次除草;
苗高20cm时,莜麦进入分蘖期,进行第2次除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