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336.3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鹏;谷玉川;胡浩炬;陈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00;B60Q9/00;B62D101/00;B62D111/00;B62D113/00;B62D1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识别 提醒 方法 装置 电动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所述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根据所述当前侧偏补偿力矩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获取第一计数值,所述第一阈值为正常补偿力矩;在所述第一计数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认车辆本身侧偏,并展示提醒信息提醒驾驶员进行售后维护。本发明提供的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能在车辆跑偏时,输出侧偏补偿力矩,防止车辆跑偏;并能在车辆本身跑偏处于不合理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展示提醒信息,使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跑偏状态避免因为侧偏补偿不清楚车辆健康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跑偏是指本应直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离的现象。汽车跑偏会迫使驾驶员一直修正方向,造成驾驶疲劳、轮胎磨损加剧、油耗增加、胎噪增加等问题。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侧向风等外部环境影响及车辆自身原因影响都会引起车辆跑偏。现有的方法,不能用来识别车辆跑偏的原因是车辆本身导致的跑偏还是横风、路面不平导致的;也不能够对车辆本身原因引起的跑偏趋势进行判断;还没有涉及在车辆本身原因导致跑偏时如何提醒驾驶员提醒。
因此,亟需一种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转向系统,能在车辆跑偏时,输出侧偏补偿力矩,防止车辆跑偏;并能在车辆本身跑偏处于不合理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展示提醒信息,使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跑偏状态避免因为侧偏补偿不清楚车辆健康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辆跑偏识别提醒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根据当前侧偏补偿力矩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获取第一计数值,第一阈值为正常补偿力矩;在第一计数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认车辆本身侧偏,并展示提醒信息提醒驾驶员进行售后维护。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当前侧偏补偿力矩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获取第一计数值,第一阈值为正常补偿力矩的步骤包括:判断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第一计数值加一;若否,则第一计数值减一。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当前侧偏补偿力矩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根据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与当前侧偏补偿力矩之间的大小关系获取第二计数值。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与当前侧偏补偿力矩之间的大小关系获取第二计数值的步骤包括:判断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是否大于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若是,则第二计数值加一;若否,则第二计数值减一。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计数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认车辆本身侧偏,展示提醒信息提醒驾驶员进行售后维护的步骤,包括:判断第二计数值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是,则确认车辆本身侧偏有进一步恶化倾向,展示严重警报提醒信息;若否,则确认车辆本身侧偏并没有恶化,展示普通警报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是否大于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的步骤之前,包括:判断当前点火循环是否结束;若是,则进入判断当前侧偏补偿力矩是否大于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的步骤;若否,则继续获取本次点火循环的侧偏补偿力矩。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当前侧偏补偿力矩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检测到车辆跑偏时,激活力矩控制模块;判断PDC自学习条件是否满足,PDC自学习条件包括:车速、车速变化率、横摆率、方向盘角度大小范围和方向盘信号有效位;若满足,则力矩控制模块根据PDC自学习条件更新输出当前侧偏补偿力矩;若不满足,则力矩控制模块输出上一点火循环侧偏补偿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