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结构和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8155.0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那;孙玉家;马禹;陈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魏艳新;姜春咸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结构 显示装置 | ||
1.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面板、设置在所述调光面板入光侧的第一偏光片和设置在所述调光面板出光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调光面板包括:液晶层、至少一个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至少一侧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在第一调光状态和第二调光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驱动电极不向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层处于所述第一调光状态,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均沿初始配置方向排列;处于所述第一调光状态的所述液晶层用于将第一偏振光调整为第二偏振光;当所述驱动电极向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电场的驱动下偏转;处于所述第二调光状态的所述液晶层用于,将入射方向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的第一偏振光调整为第二偏振光,将入射方向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的第一偏振光调整为第三偏振光;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偏振光的主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偏振光的主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不同;所述预设角度在0°至30°之间;
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所述遮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遮光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中,且所述遮光条的厚度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的侧壁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遮光条靠近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宽度与所述遮光条的宽度之比小于1:2,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的透光区域的宽度与所述遮光条的宽度之比在4:1至7: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面板包括两个所述遮光层,其中一个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另一个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遮光层中的多个所述遮光条与另一个所述遮光层中的多个所述遮光条一一对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遮光层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遮光条之间的透光区域的宽度与所述遮光条的宽度之比在40:1至60: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为电控双折射液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整层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面板还包括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取向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对盒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结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调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1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