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聚碳酸酯共聚物的透明、柔性、抗冲击多层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102.9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伊古·代尼兹·古恩巴斯;彼得·简·安东·詹森;纳迪亚·格罗西奥尔;李钟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特殊工程塑料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27/08;B32B27/32;B32B7/06;C08J5/18;C08L69/00;C08L67/02;C08L33/12;C08L23/12;B29C48/16;B29C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殷爽 |
地址: | 荷兰贝尔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聚碳酸酯 共聚物 透明 柔性 冲击 多层 | ||
1.一种多层膜,包含:
(a)多个层,包含,
包含聚碳酸酯共聚物的聚合物A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聚碳酸酯与间苯二酚的间苯二甲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的共聚物,其中间苯二酚的间苯二甲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与双酚A聚碳酸酯的重量比为20/80;或者
包含双酚A碳酸酯单元和2-苯基-3,3'-双(4-羟苯基)苯并吡咯酮碳酸酯单元的共聚物;和
用于形成所述膜的包含半结晶聚酯的聚合物B层;
(b)每个聚合物A和聚合物B之间的相互扩散区;
其中聚合物A对聚合物B的差异溶解度参数(ΔδAB)为2.6MPa1/2≤ΔδAB≤3.0MPa1/2;并且
其中所述多层膜具有根据冲击压痕深度测试法确定的且使用具有5×物镜、1×扫描、白光照明、0.5%的阈值、20μm背扫长度和20μm扫描长度的光学轮廓仪测量的小于或等于15μm的平均冲击压痕深度;
其中所述冲击压痕深度测试法包括用圆珠笔尖从所述圆珠笔尖与所述多层膜之间12cm的高度冲击所述多层膜的聚合物A侧,通过使包含所述圆珠笔尖的5.4g聚合物泡沫导向器掉落在所述多层膜上以形成冲击压痕,其中所述平均冲击压痕深度为在样品不同位置处的6次测量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圆珠笔尖具有1.0mm的笔尖直径;
其中所述多层膜具有通过以1赫兹的速率在10mm半径圆柱体上弯曲180°确定的大于或等于200,000次循环的动态弯曲;并且
其中不具有任何表层或掩膜的所述多层膜具有40μm至70μm的总厚度;
其中所述多层膜具有根据ASTM D1003-00、在D65照明下、通过10度观测器所测量的在360nm至750nm波长下、在所述多层膜的厚度上大于或等于89%的透射率;并且
其中所述多层膜具有根据ASTM D1003-00、在D65照明下、通过10度观测器所测量的在所述多层膜的厚度上小于或等于1%的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通过以1Hz在2mm半径圆柱体上弯曲180°确定的所述动态弯曲大于或等于200,000次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多个层为4层至128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多层膜的总厚度为40μm至6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膜,所述多层膜还包含附接到所述多层膜侧面的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膜,所述表层附接到所述多层膜的相对两侧的表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膜,所述表层包含聚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膜,所述表层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表层具有1至10μm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包含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具有通过纳米压痕确定的硬度(H)和模量(E),并且其中硬度与模量的比(H/E)为0.03至0.1,其中所述涂层可以位于至少一个表层上、相对的两个表层上、位于所述多层膜的最外层上、或者位于所述多层膜的相对的两个最外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膜,所述硬度与模量的比(H/E)为0.05至0.1。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半结晶聚酯为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的组合形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多层膜减去任何表层和任何掩膜的总厚度为40至70μm或者40至6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特殊工程塑料全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高新特殊工程塑料全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1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