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7818.7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袁炼红;穆元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利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数字 电子技术 单片机 综合 实验 | ||
1.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结构包括:箱壳盖板槽(1)、数码管座(2)、单片机(3)、棉套引脚插座(4)、集成电路板(5)、配电箱槽座(6)、芯片板(7)、硅晶灯板(8),其特征在于:
所述棉套引脚插座(4)嵌套于单片机(3)的底部下,所述数码管座(2)通过集成电路板(5)与棉套引脚插座(4)电连接,所述棉套引脚插座(4)通过集成电路板(5)与芯片板(7)电连接,所述硅晶灯板(8)安装于集成电路板(5)的右上角,所述集成电路板(5)嵌套于配电箱槽座(6)的内部,所述配电箱槽座(6)通过合页与箱壳盖板槽(1)机械连接,所述棉套引脚插座(4)紧贴于集成电路板(5)的顶面上;
所述棉套引脚插座(4)设有转子滑框架(4A)、继电棉套筒(4B)、双通径轮盘(4C)、柱销球杆(4D)、衔扣块(4E)、梯度极管柱(4F)、条框壳槽座(4G);
所述转子滑框架(4A)设有五个并且均插嵌在条框壳槽座(4G)的内部,所述转子滑框架(4A)与衔扣块(4E)扣合在一起,所述双通径轮盘(4C)通过柱销球杆(4D)与衔扣块(4E)机械连接,所述梯度极管柱(4F)插嵌在转子滑框架(4A)两个之间,所述继电棉套筒(4B)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安装于双通径轮盘(4C)与梯度极管柱(4F)的上下两侧,所述条框壳槽座(4G)嵌套于单片机(3)的底部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滑框架(4A)由转子滑块(4A1)、窄条框轨(4A2)、方框锁架(4A3)组成,所述转子滑块(4A1)与窄条框轨(4A2)机械连接,所述窄条框轨(4A2)与方框锁架(4A3)焊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滑块(4A1)由凸轮体(4A11)、翅片锁芯座(4A12)、绕组转子筒(4A13)、簧丝座立杆(4A14)组成,所述凸轮体(4A11)与翅片锁芯座(4A12)扣合在一起,所述凸轮体(4A11)嵌套于簧丝座立杆(4A14)的顶部上,所述簧丝座立杆(4A14)垂直贯穿绕组转子筒(4A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棉套筒(4B)由继电板座(4B1)、收缩棉架盘(4B2)、铜丝弧夹架(4B3)、套筒槽(4B4)组成,所述铜丝弧夹架(4B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套筒槽(4B4)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收缩棉架盘(4B2)与铜丝弧夹架(4B3)相配合,所述继电板座(4B1)嵌套于收缩棉架盘(4B2)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板座(4B1)由翼片夹道座(4B11)、继电丝架(4B12)、引脚拉板(4B13)、衔铁块(4B14)组成,所述继电丝架(4B12)通过引脚拉板(4B13)与衔铁块(4B14)扣合在一起,所述继电丝架(4B12)安装于翼片夹道座(4B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棉架盘(4B2)由弧凸垫束环(4B21)、棉芯弧板(4B22)、外壳筒(4B23)、皮筋带(4B24)组成,所述弧凸垫束环(4B21)与棉芯弧板(4B22)相配合,所述棉芯弧板(4B22)与皮筋带(4B24)机械连接,所述弧凸垫束环(4B21)安装于外壳筒(4B2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极管柱(4F)由电极片盘(4F1)、极管绕压筒(4F2)、支柱块(4F3)组成,所述电极片盘(4F1)与极管绕压筒(4F2)电连接,所述电极片盘(4F1)与支柱块(4F3)扣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综合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管绕压筒(4F2)由硅晶二极管(4F21)、梯度斜槽环(4F22)、垫板条(4F23)、螺纹框环块(4F24)组成,所述硅晶二极管(4F21)插嵌在梯度斜槽环(4F22)的内部,所述梯度斜槽环(4F22)通过垫板条(4F23)与螺纹框环块(4F24)紧贴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8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调浆设备及调浆方法
- 下一篇:出风装置及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