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575.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仁宽;大塚正人;北村太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9;H01F27/2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黄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发生短路故障的线圈装置(1),包括:芯(10),其包括卷芯部(12)和形成于卷芯部(12)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的凸缘部(14);将线(31、32)缠绕于卷芯部(12)而形成的线圈部(30);和设置在凸缘部(14)上、供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分别连接的端子电极(41、42)。供端子电极(41、4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上,形成有具有隆起形状的主隆起部(144),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在相比主隆起部(144)靠X轴方向的外侧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电感器等的线圈装置,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共模扼流圈。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共模扼流圈中,凸缘部形成在卷芯部的第一方向(卷绕轴向)的端部,并且凸缘部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两条腿部。在各腿部上形成有端子电极,在各端子电极上,连接有被缠绕在卷芯部上的两个绕组中的各个绕组的端部。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共模扼流圈中,各绕组的端部的引出位置容易变得不稳定,各绕组的端部可能会彼此接触,从而发生短路故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49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这种情况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生短路故障的线圈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包括:
芯,其包括卷芯部和形成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的凸缘部;
将多根线缠绕于所述卷芯部而形成的线圈部;和
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供所述多根线的引出部分别连接的多个端子电极,
在供任意的所述端子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所述凸缘部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具有隆起形状的主隆起部,
所述线的引出部在相比所述主隆起部靠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连接于任意的所述端子电极。
在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中,在供任意的端子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凸缘部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具有隆起形状的主隆起部。因此,在形成主隆起部的位置处,凸缘部的第一表面的高度高于周围区域的高度,并且位于其周围的线的引出部难以到达凸缘部的第一表面。因此,多根线的引出部难以在主隆起部的周围彼此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通常,当线的引出部松弛(浮起)时,当在这种状态下将第一表面的端子电极连接到安装基板时,可能会由于松弛部分接触安装基板而发生短路故障。然而,例如,当在凸缘部设置主隆起部时,当将第一表面的端子电极连接到安装基板时,可以将线的引出部的位置偏移到与安装基板隔开与主隆起部的隆起量相对应的距离的位置处。因此,松弛部分难以接触安装基板,从而可以防止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中,线的引出部在相比主隆起部靠第一方向的外侧连接于任意的端子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线的引出部与主隆起部或其周围接触(固定),并且可以在定位在该部位的同时引出到端子电极。因此,可以稳定线的引出部的引出位置,抑制线的引出部的松弛(浮起),使得线的引出部难以到达凸缘部的第一表面。因此,可以避免多根线的引出部之间的接触,防止发生短路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