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6740.7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严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胤杰 |
| 主分类号: | E03C1/30 | 分类号: | E03C1/30;E03C1/308;F04B17/03;F04B23/02;F04B5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排水 排污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涉及给排水领域。它包括液体流量计、电动推杆、排水管、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上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下部的储水盒以及与所述储水盒连通的蓄水盒。排水管中有水流通过时,部分水流会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到储水盒中,液体流量计会检测到水流的通过,并且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会使挤压板在蓄水盒中前后移动,挤压板会对蓄水盒中的水施加压力,从而使蓄水盒中的水通过喷水弯管喷出,并且喷向排水管的底部,使杂物不易沉积在排水管拐角处的底部,使排水管的拐角处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给排水,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给水工程为居民和厂、矿、运输企业供应生活、生产用水的工程以及消防用水、道路绿化用水等,建筑给排水作为给排水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建筑给排水的排污管道非常重要,而排污管道错综复杂,在排污管道的拐角处容易聚集杂物,容易造成管道内部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堵塞杂物的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液体流量计、电动推杆、排水管、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上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下部的储水盒以及与所述储水盒连通的蓄水盒;所述储水盒与所述排水管底部连通;所述蓄水盒内部前后密封滑动设置有挤压板;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密封穿过所述蓄水盒侧面上部,且与所述挤压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盒后侧面上部与所述排水管下部之间通过喷水弯管连通;所述挤压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密封穿过所述蓄水盒另一侧面上部;所述蓄水盒内底部设置有竖直的配合杆;所述配合杆上端依次穿过所述蓄水盒上端面、所述排水管下部,且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内部;所述配合杆上端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搅动板;所述驱动杆侧面沿轴向固定连接有齿条;在所述配合杆上,固定套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的齿轮;所述液体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蓄水盒右侧;所述液体流量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液体流量计、所述电动推杆两者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所述储水盒与所述排水管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密封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所述蓄水盒与所述储水盒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所述喷水弯管的上端倾斜向下指向所述排水管的底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所述控制器是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排水管中有水流通过时,部分水流会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到储水盒中,进而这部分水流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到蓄水盒中,而液体流量计会检测到水流的通过,并且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会使挤压板在蓄水盒中前后移动,挤压板会对蓄水盒中的水施加压力,从而使蓄水盒中的水通过喷水弯管喷出,并且喷向排水管的底部,使杂物不易沉积在排水管拐角处的底部,使排水管的拐角处不易堵塞;
同时,在挤压板在蓄水盒内前后移动时,驱动杆也会在蓄水盒中前后移动,从而使配合杆可以正、反转动,从而使搅动板在排水管中搅动,使杂物不易沉积在排水管拐角处的底部,使排水管的拐角处不易堵塞;
在有水流通过时,电动推杆才会启动,非常省电,还可以减少零件的故障率。
2、过滤网可以堵截杂物,使杂物不易进入到储水盒中。
3、单向阀的通过方向是从储水盒到蓄水盒可以使水流通过,挤压板在蓄水盒中移动挤压水时,水不会进入到储水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胤杰,未经严胤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