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6543.5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利龙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2806 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血气 采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中所提供的采血器混匀装置用于加速抗凝剂的溶解,混匀装置内采用容易溶解的肝素抗凝片,由于设有金属混匀球和涡流片,流入的血液经涡流片呈漩涡状旋转,冲击使金属混匀球在柱状混匀空腔体内晃动,加快抗凝剂的溶解速度,且混匀效果更好;当需要取用采血管内的血样时,将进气阀栓按下,进气阀栓与硅胶塞之间就能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采血管相连通,当采血垂直放置并且硅胶塞一端向上时,采血管内的血样在上端气压和重力的作用下能自动流出,松开进气阀栓以后,会在硅胶塞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原,气流通道关闭,即在采血管注满血样时,能实现自动进气,从而能很容易地将血样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需要从患者的桡动脉、前臂动脉、股动脉等部位进行动脉采血以进行血气分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动脉采血器多为活塞推注式,如专利号:CN200920030045所示装置,这种采血器需要双手操作,并且采血的剂量难以准确控制,无法实现微量采血。另外,由于活塞推注式采血器的抗凝剂通常是直接涂在内壁上,混合效果差,从而造成血样抗凝效果较差。
对此专利号:CN201520252660.9 公开了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采用自充盈的方式,能准确控制采血量,但由于抗凝剂仍是直接涂在内壁上,抗凝剂的剂量仍未得到准确控制,而且抗凝剂溶解速度慢且在血液中难以分布均匀,常常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严重的还会导致采血管堵塞;另外,由于其尾端无进气通道,只能在注入血样时通过尾端透气孔内的透气不透液的密封膜排气,而无进气功能,当采血管内的血样注满时,密封膜被血液堵塞,采血管内无法进入空气,血样很难自动流出,取样操作极其麻烦,而且很容易污染血样。对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凝剂混合效果,并且方便取用内部血样的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目前微量血气采血器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取用其内部血样,并提高抗凝剂的溶解速度和溶解效果,从而提高血样抗凝效果的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
微量血气采血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包括采血管和设在采血管右侧末端的硅胶塞,所述硅胶塞内设有与采血管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设有透气不透液的密封膜;还包括采血器混匀装置,所述采血器混匀装置包括位于右端的柱状混匀空腔体,所述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左端开口处设有采血针连接座,所述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外部包裹有开口朝右的采血管连接座,所述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内壁粘贴固定肝素抗凝片,所述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内部设有金属混匀球,所述采血管的左端插接在所述采血管连接座的右端开口中,所述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内部,并且靠近柱状混匀空腔体左端开口位置环绕设置有涡流片,且所述涡流片位于采血针连接座的末端,所述硅胶塞内设有用于供采血管通气的进气阀栓,所述透气孔位于进气阀栓内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采血管连接座为硅胶材质。
其中所述肝素抗凝片是按以下方式制备:将厚度为0.5~2mm的纤维布浸泡在浓度为1~10mg/ml的肝素钠溶液中,取出烘干并分切成片。
其中所述金属混匀球的直径小于采血管的内直径。
其中所述采血管和采血器混匀装置的外部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左端套接在采血管连接座的外部,套管的右端套接在硅胶塞上。
其中,在所述采血管连接座的内部,并且贴近柱状混匀空腔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正中心设有内锯齿孔,所述内锯齿孔内径略小于金属混匀球的直径。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利龙,未经李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