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6318.1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鑫光 | 
| 主分类号: | F16L47/32 | 分类号: | F16L47/32;F16L47/18;F16L47/08;F16L4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管道 接口 扩展 结构 | ||
本发明揭示一种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包括两个接头组件;每个接头组件均包括接头套和压紧套,接头套朝向流体管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插槽,环形插槽的内周壁与流体管道的内周壁之间嵌装有第一密封圈,接头套与流体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结构;压紧套的内底部上嵌装有第二密封圈,压紧套与接头套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位于上方的压紧套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插管,位于下方的压紧套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三通,插管插入在三通的第二端中,插管的外部套装有挡圈,挡圈与三通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插管下端的外部嵌装有第四密封圈,位于第四密封圈上方的插管的外壁上配合卡接有卡簧;本发明能够给流体管道的接口的扩展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管布设完成后,当需要在水管上另外引出出水口时,则需要将原来的水管切断,并在切断处安装三通,而目前所使用的水管一般为PPR材料的水管,这样一来,在水管被切断后,需要采用烫粘的方式将三通与切断处的水管进行连接,为了实现三通与切断处两侧的水管的连接,水管切断处的间隙必须小于三通的长度(如果水管切断处的间隙大于三通的长度的话,三通无法实现对切断处两端的水管的连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三通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切断处的其中一个水管的端部烫粘后,由于水管切断处的间隙小于三通的长度,这样一来,三通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就很难与切断处的另一个水管的端部烫粘,从而存在三通与切断处的水管连接难度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其内部的插管能够相对三通移动,这样一来,两个接头组件之间的间距能够进行调整,即能够满足接头组件在与切断处的流体管道进行连接时的间距变化需求,从而能够给切断处的流体管道的连接带来方便,也即能够给流体管道的接口的扩展带来方便。
本发明的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接头组件,位于上方的接头组件用于与位于切断处上方的流体管道的端部连接,位于下方的接头组件用于与位于切断处下方的流体管道的端部连接;每个接头组件均包括接头套和压紧套,接头套朝向流体管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供流体管道的端部插入的环形插槽,流体管道的内周壁与环形插槽的内周壁相贴,流体管道的外周壁与环形插槽的外周壁相贴,环形插槽的内周壁与流体管道的内周壁之间嵌装有第一密封圈,接头套与流体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结构;压紧套的内底部上嵌装有第二密封圈,压紧套用于套装在接头套的外部,压紧套与接头套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位于上方的压紧套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插管,位于下方的压紧套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三通,位于下方的压紧套与三通的第一端连通,插管插入在三通的第二端中,插管的外部套装有挡圈,挡圈与三通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挡圈与三通的第二端之间嵌装有第三密封圈,插管下端的外部嵌装有第四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的外周壁与三通的第二端的内周壁相贴,位于第四密封圈上方的插管的外壁上配合卡接有用于与挡圈相抵以防止插管脱离三通的卡簧,三通的第三端为出口端,插管相对三通移动时,第四密封圈始终位于出口端上方的三通中。
本发明的流体管道接口扩展结构,其中,第一锁紧结构包括移动套,移动套螺纹连接在接头套的内部,移动套的内部设置有正六边形状的通孔,接头套朝向流体管道一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移动套的端部相抵以防止移动套脱离接头套的环形凸边,位于环形插槽内侧的接头套中活动穿设有四根呈周向均匀分布的顶杆,移动套朝向环形凸边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锥面,顶杆朝向移动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环形锥面相贴的第一斜面,移动套用于顶推顶杆以使顶杆与流体管道的内周壁顶紧;通过采用这种第一锁紧结构后,在接头套与流体管道连接后,即流体管道的端部完全插入到接头套中的环形插槽中后,通过外六角扳手来拧动移动套,即通过外六角扳手与移动套内部的通孔的配合来转动移动套,当移动套被转动并向环形凸边一侧移动时,在第一环形锥面和第一斜面的配合作用下能够顶推顶杆向外移动,顶杆向外移动后,能够与流体管道的内壁抵紧,这样一来,即实现了接头套与流体管道的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鑫光,未经沈鑫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